优势范文网是一个专业的范文分享平台,致力于提供各领域优秀的文章模板。网站汇集海量免费资源,涵盖合同、演讲稿、主持稿、实习报告、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及辞职报告等各类范文,供用户随时阅览。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正文

匆匆优秀说课稿_匆匆说课稿第二课时

匆匆优秀说课稿(通用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匆匆》这篇精读课文的说课内容。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小灵通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时间流逝的氛围和作者留恋时光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

  1. 整体结构与主题
  2. 这篇文章以时间为视角,从日常生活出发,描绘了时间流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难以挽留的无奈情感。
  3. 教师配乐范读后,小组交流,再小组汇报,最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哲理。

  4. 主要内容

  5. 排比句:燕子、杨柳、桃花分别溜走的时间。
  6. 反问句:为什么是这样的日子?
  7. 感情表达: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8. 教学重点

  9. 理解并感受时间流逝的真实感,体会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深刻情感。
  10. 记住文中几个生字:挪移、蒸融、游丝。
  11. 掌握文章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句、比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四个生字,理解其意义。
  3. 理解并体会作者描写的时间流逝和留恋时光的情感。

  4. 过程与方法

  5. 通过朗读、小组交流等方式,感受文章情感,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6. 通过讨论思考,掌握如何用修辞手法表达时间流逝的感觉。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感受真实的时间,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与留恋。
  9.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
    理解“时间”的形象化表达,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感受文章情感
    留意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无奈,培养体会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配乐朗读
  2.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目观察,感受时间流逝。
  3. 让学生小组合作朗读,互相补充。

  4. 小组讨论汇报

  5. 小组成员分享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教师引导点拨,激发创新思维。

  7. 教师讲解分析

  8. 分析文章主题和情感,带领学生理解修辞手法。

五、教学过程

  1. 整体感知(20分钟)
  2. 活动一:自主阅读,分组讨论
    让小组成员自由朗读全文,然后分享讨论结果。

    •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和留恋时光的情感。
  3. 活动二:指名自读、小组交流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完成阅读理解任务。

  4. 品读感悟(10分钟)

  5. 活动三:第一自然段,体会惋惜之情

    •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燕子去了还来”等句,理解时间的虚幻。
    • 通过“时间仿佛是镜子,照见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感悟时光流逝的感觉。
  6. 活动四:第二自然段,体会留恋之情

    •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author’s words like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 通过对比“没声音也没影子”,理解时间的快速流逝和无意识的沉淀。
  7. 品读低段,感悟作者语言美(10分钟)

  8.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吃饭、洗手、睡觉”这些日常小事如何赋予时间生命。

    • 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时间的独特解读。
  9. 教师总结与反思

  10.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全文,总结思考收获,并提出后续改进方向。

六、评价要点

  1. 是否正确读写生字词:挪移、蒸融、游丝。
  2. 是否能够理解并体会文中情感和修辞手法。
  3. 是否能完成朗读任务,展示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

``` 匆匆优秀说课稿

课题:匆匆(课文分析)

板书内容: - 排比句: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 - 反问句:为什么是这样的日子? - 感情表达: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


以上是我基于《匆匆》这一文章,围绕教材内容和目标,结合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策划了一篇全面且有深度的说课。希望这能为各位评委老师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生动具体的描写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第四、学习体会第4自然段。

学习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不能全部包办,而是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

首先提醒同学们我们学习前几个自然段是,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句体会感情,加以品味)

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作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2、引导学生试着回答文中的问题: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写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实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以上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法使学生对本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悟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但是,这还不够,因此我又设计了第三大环节。

1、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一环节中仍然注意对句子和关键词的朗读,同时读的时候要注意形式多样,问答式读,齐读,轮读等等。

2、指导学生背诵全文,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背诵,最后,提炼出主导词,来帮助孩子完成背诵。

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时间易逝的认识,我又设计了第四大环节。即: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读书思考:文章第1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当然不是,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界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板书,我设计这样的板书的目的是,既体现了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最后写在黑板上,然后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接着结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优势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9-02/183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