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范文网是一个专业的范文分享平台,致力于提供各领域优秀的文章模板。网站汇集海量免费资源,涵盖合同、演讲稿、主持稿、实习报告、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及辞职报告等各类范文,供用户随时阅览。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正文

巨人的花园优秀说课稿_巨人的花园说课一等奖ppt

《巨人的花园》优秀说课稿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本册第六单元“安徒生和他的童话”的前奏,通过对比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爱的主题。文中通过巨人的花园由“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到“冰雪覆盖,满园荒凉”的变化,反映了爱与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理解巨人和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学习、积累描写巨人的花园的景色和巨人心理活动的句、段,并理解巨人的变化原因。
  3. 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文中细节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理解巨人的花园变化的原因,尤其是巨人态度的变化。
  • 培养对比意识,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使用选文中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回忆、想象和具体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2. 对话交流——引发思考
    设计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巨人的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朗读训练——语言提升
    引入“教给方法”理念,通过朗读练习和复述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评说课稿】

  1. 本节课从对比手法入手,展示了故事的起伏与变化,展现了爱的主题。这种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 教学目标具体且有层次性,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3. 通过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讨论环节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优秀说课稿:《巨人的花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爱与分享的重要性。文中以《巨人的花园》这一鲜明的主题,展现了故事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

  1. 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理解巨人和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学习、积累描写巨人的花园的景色和巨人心理活动的句、段,并理解巨人的变化原因。
  3. 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文中细节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理解巨人的花园变化的原因,尤其是巨人态度的变化。
  • 培养对比意识,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使用选文中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回忆、想象和具体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2. 对话交流——引发思考
    设计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巨人的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朗读训练——语言提升
    引入“教给方法”理念,通过朗读练习和复述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评说课稿】

  1. 本节课从对比手法入手,展示了故事的起伏与变化,展现了爱的主题。这种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 教学目标具体且有层次性,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3. 通过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讨论环节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希望这节说课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优秀说课稿:《巨人的花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这是一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章,内容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巨人发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玩耍而非常不开心,于是 built 一块围墙来阻止他们离开的情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硕、允”等常用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园的前后变化以及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4. 过程与方法

  5. 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延伸的学习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6. 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分享快乐的主题,理解“与人分享,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激发学生对童话语言美的喜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9. 通过与人分享的快乐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花园从美丽到凄凉的变化以及巨人和孩子们的性格变化。
  • 难点:感受分享快乐带来的快乐,体会“与人分享”的神奇意义。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描述的情节,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体会人物的行为和变化。
  2. 讲解法:在学生读准字音后,结合课件展示的内容进行讲解,增强理解效果。
  3. 朗读体会法:通过自由读、默读、表演读、感情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走进人物,感受作者的语言美和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
  2. 回顾《宝葫芦的秘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开头部分“宝葫芦”的神奇之处。

  3. 初读感知

  4.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行探究、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5. 指名补充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巨人回来后又做了什么?花园变什么样子了?

  6. 细读文本,深入探究

  7. 课件展示花园冬景图片,生看图说感受(板书:凄凉)。
  8. 灵活性地朗读课文6-9自然段,用“___”画出描写花园凄凉景象的句子。
  9. 指名学生汇报分析和感受,引导学生表达对花园变化的思考。

  10. 回读文本,深化理解

  11. 课件呈现3-5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巨人的行为引发质疑:巨人的自私、冷酷让他赶跑了孩子?
  12. 总结:巨人自私、冷酷的行为使孩子们感到不幸福,而花园的凄凉景象象征着他的心是自私、冷酷的。

  13. 引读,总结收获

  14.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引发问题:看到这情景(花园变冷清),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和掌握内容。同时,我注重语言的表达自然,情感的传达真实,力图让课堂充满温暖和 wonder。

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所收获,并为下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

巨人明白了——

没有孩子和快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让巨人在心里有个明确的想法——生齐读13—14自然段。

2.梳理变化。

当孩子们来到花园,花园变成了(春天);当孩子们纷纷逃离花园,花园变成了(冬天);当一个最小的孩子落在树枝上,花园又变回了(春天)。

巨人终于明白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六)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全文,总结道理。

2.说说巨人的快乐是什么?学了这篇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思考: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4.完成本课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七) 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子们的再度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告诉我们,能和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五、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设计,力求能清晰地浓缩本课的文眼和精髓,让重难点一目了然。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以巨人的转变为线索串起全文,摘录花园的景色对比变化,直观地展现了花园的变化,表现了童话的奇妙,从而突出主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优势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18/150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