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道白居易是谁,了解他对诗歌的理解。
- 学会读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1. 投影图片与音乐:展示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 引出白居易:介绍白居易的人物和他诗歌的特点,引出新课。
二、初读熟悉全诗
- 听录音,正音练习
- 老师示范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 齐读朗诵
- 学生齐读诗歌,并互相点评,鼓励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
- 师范读与思考
- 选一名学生进行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首诗是一首什么体裁?C、找出其中的对仗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
- 讨论标题与内容
- 学生自由讨论诗中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解释理由。
- 思考依据
-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和春草,理解这首诗的意境。
四、精读寻觅春踪
- 小组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关键意象:春水、春云、春鸟等,并思考它们如何描绘西湖的景色。
- 归纳意象
- 教师点明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五、品读诗中妙笔
- 具体意象分析
- 学生自由讨论诗中的意象:初、暖、新等,帮助理解诗意。
- 体会诗句语言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白居易用“画”、“写”、“体”的手法表达情感的方式。
六、作业与总结
- 背诵全诗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要求背诵。
- 理解诗意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文化素养。
课堂活动设计
- 分组讨论:根据诗歌内容自由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 角色扮演:学生自己朗读全诗或部分诗句,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 创作模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类似的主题诗,培养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
- 选择家乡的自然景观,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描述,并背诵这首诗。
- 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分享交流,提升合作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优势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09/699.html
- 上一篇: 春天的段落_春天的段落摘抄
- 下一篇: 感谢恩师的诗句_感谢老师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