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范文网是一个专业的范文分享平台,致力于提供各领域优秀的文章模板。网站汇集海量免费资源,涵盖合同、演讲稿、主持稿、实习报告、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及辞职报告等各类范文,供用户随时阅览。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正文

杜甫诗说课稿

杜甫诗歌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我说课的课题是《杜甫诗两首》

一、说文本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内容各有侧重。本单元教学任务是: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富有创意地探究内容和写法,在文言文教学上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1、《望岳》

诗中描绘的是泰山的神奇秀丽之景,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抒发作者攀登绝顶的豪情。
《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衰城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

这两首诗,是诗人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说教学目标

新一轮的课改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大力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的特点是:信息资源广泛开放,教学双方多向交流,学习程序按需面变,学习流程辐射化,学习反馈及时化

同时,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一堂课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昌让孩子学会怎么做。即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古诗四步教学法

《望岳》采用听、读、说、悟四步教学,让学生把握物境,情境,画境,意境。

2、合作探究教学法

《春望》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感知诗意,把握意象,赏析意蕴,比较鉴赏,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

四、说教学程序

《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打开网站,查找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读全诗
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教师再播放配乐朗诵,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

这两步的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这道诗的背景,再通过欣赏配乐朗诵,初步感受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3、合作探究:细读《望岳》,感知形象
《望岳》诗中,作者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试问每一联所望见了什么?由于“望”的角度不同,因此每一联所塑造的形象也各有特色,试作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

4、在学生对诗中塑造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感知的基础上,再次悟读诗歌,体悟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诗中哪些句子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呢?(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到 elevated,课堂气氛也可以随之燃起熊熊之火)

(三)《春望》
1、这首诗采用诗歌境界教学法。它以启发诱导学生想像、体验、品味诗歌为手段,以诗的不同境界为阶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分三个教学步骤:想象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学生通过查网自主学习,可以知道这首诗也是以望见了什么形象的?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二)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来说

(三)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并品味出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

五、说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辨析结果在网上发布

课个延伸
指导学生打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找到杜甫的其它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三吏》、《三别》。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三吏》、《三别》,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不同时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抒发的不同感情:年轻时的酣畅豪情;中年后的忧国忧民。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优势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06/38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