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_自动驾驶商业化:有人ICU 有人IPO

发布时间:2023-03-16 02:00:58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自 2013 年百度开始无人车项目研发算起,今年是中国企业布局自动驾驶第十年,一批企业开始扎堆 IPO。

今年 2 月,在禾赛科技拿下「激光雷达第一股」之后,IPO 融资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近期的热词,业内传出至少 4 起拟 IPO 事件,包括 Momenta、知行科技、文远知行、智加科技。

自 2021 年以来,行业众多头部公司频遭变故,涉及高管变动、裁员、关停等。

2021 年 4 月,前 Waymo CEO John Krafcik 从 Waymo 离职。2023 年 3 月,图森未来创始人、技术核心人物侯晓迪宣布辞任图森董事会职务,或将永远离开图森。

而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Embark Trucks 近期宣布关停,成为第一家倒闭的自动驾驶上市公司。更早之前,估值超过 70 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明星公司 Argo AI 也被福特关停。

自动驾驶领头羊 Waymo3 月初就宣布裁员 137 人,且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岗位。据统计,自 2023 年以来,Waymo 总裁员人数达到 209 人。

华为p20 拍照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之路上,有人 IPO,有人 ICU。

谁又将成为下一个?

01

自动驾驶 IPO 扎堆,前装量产推动?

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在二级资本市场已经冷清许久。

自动驾驶方案商

2021 年 4 月,图森挂牌纳斯达克,拿下「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同年 6 月,滴滴因数据安全问题引发监管风暴,小马智行、智加科技赴美上市计划搁浅。

2022 年 10 月,据海外媒体 Startribune 披露,文远知行上市赴美 IPO 加速,后被官方出面否认。

直至去年 11 月,行业阴霾渐散。亚朵酒店登陆纳斯达克,赴美上市出现转机。

今年 2 月,禾赛科技拿下过去 18 个月以来,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最大 IPO,登上「国产激光雷达第一股」,市值超 26 亿美元。

此后,自动驾驶 IPO 在 3 月涌现,本月至少传出 4 起 IPO 事件。

3 月 6 日,Momenta 传出最早可能今年在香港或美国 IPO,融资金额至多 10 亿美元。

3 月 13 日,据彭博社报道,文远知行以保密方式拟赴美 IPO,并寻求筹集至多 5 亿美元资金;

此前,知行科技传出将赴港 IPO,拟募资 2 至 3 亿美元。此外,也有消息称智加科技或将重启美股 IPO。

乱花渐欲迷人眼。Waymo 成立 10 余年来今年首次裁员等事件,让「行业寒冬」观点一度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 IPO 为何却在集中出现?

综合来看,推动企业 IPO 的背后,是自动驾驶公司在 L2+「量产」领域出现交集。

具体来说,存在两端的重要变化:

一端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ADAS 走向 L2+;

另一端是自动驾驶 L4 级别公司走向 L2+。

这场双向奔赴驶向 L2+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正是大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的普及上车。

此前,两者并不存在交集:ADAS 是辅助驾驶,相比 L4 级别自动驾驶,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更弱。

L2+前装量产方案快速落地,正在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救命稻草。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L2 级辅助驾驶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可达 53.99%,但 L3~L5 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率却只能达到 1.36%。

这一数据背后,一定程度成为揭示这场 IPO 盛况的「解码器」。

因技术和商业化遭遇瓶颈,长期依赖融资存活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公司,走向了 L2+自动驾驶前装量产。

究其目的,一是量产带动营收规模,以实现盈利;二是量产带动营收规模,进而借助 IPO 融资。

禾赛科技是通过量产跑通盈利模式并 IPO 的一个典型案例,但也能折射自动驾驶行业当下的困境。

据禾赛科技最新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 年-2022 年前 9 个月,其净亏损分别达 1.2 亿元、1.07 亿元、2.45 亿元和 1.65 亿元。

从 2017 年到 2022 年末,禾赛出货量超 10.3 万台激光雷达,仅去年就占了 8.04 万台,但禾赛的毛利率则从 2019 年的 70.3%,一路下降到去年前三季度的 44%。

为什么激光雷达买的越多,毛利反而下降了?

「随着辅助驾驶市场产品出货量增加,以及出口出货量增加,激光雷达单元的平均售价将下降。此外,自动驾驶市场的产品售价每年将下降约 10% 至 20%。」禾赛在招股书中写道。

可见,在激光雷达领域,随着售价进入下降通道,超低毛利已日渐常态化。

而对于尚未形成商业闭环的自动驾驶公司而言,一旦外部输血中断,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经过数年投资仍然不见回报之后,眼见得烧钱窟窿已然堵不住了,一级资本市场更多投资机构选择了「冷眼旁观」。

当一级市场资金难寻,处在生死一线的自动驾驶企业若不去 IPO 融钱,转瞬将进入 ICU。

自动驾驶车企

此时,IPO 的优先级得到放大。在 L2+前装量产的这波风口下,一些基本跑通商业模式的企业,登陆二级资本市场底气渐足。

因此,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之路上,呈现出两个面向:有人正在 IPO,有人正在 ICU,

02

行业洗牌背后,

商业化之路「冰火两重天」

当国内一批自动驾驶企业因 L2+量产前装,迈出商业化的重要一步,国外一些头部企业却正在经历「寒冬」。

首先受资本寒冬冲击的,是 L4 自动驾驶企业。

2017 年前后,谷歌旗下 Waymo 和通用旗下的 Cruise,在美国一些区域推出 Robotaxi 服务,L4 无人驾驶商业化曙光显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自动驾驶创业热潮。

现如今,行业龙头生存维艰。

美国自动驾驶「双雄」——Waymo 今年已裁员 8% 以上,本轮裁员也是 Waymo 成立 10 余年来的首次;Cruise 在烧掉了近 20 亿美元之后,日前宣布今年将重心放在削减成本上。

此外,曾收购 Uber 旗下的自动驾驶业务的上市公司 Aurora,在考虑卖身主机厂或科技巨头。

背靠福特与大众汽车的 Argo AI 在烧完 37 亿美金后,于 2022 年年底宣布关停。Argo AI 两位创始人近期曝出将再创业,或转向自动驾驶货运。

曾被认为能率先走通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货运领域,日子也并不好过。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曾经的资本宠儿 Embark Trucks 日前宣布关停,成为第一家倒闭的自动驾驶上市公司。关停原因是运营七年未能实质性开展业务。

相比于国内禾赛登陆美股引发的 IPO 上市热潮,在激光雷达领域,包括激光雷达鼻祖在内的 Velodyne、Quanergy、Ibeo,自 2022 年以来纷纷陨落,遭遇合并、退市、关停的命运。

资本市场愿意给予企业高估值,在于对其技术变现的期待。历经几年探索期,商业化难见成效,当资本等不了的时候,自动驾驶行业寒冬骤降。

而通过 L2+自动驾驶商业化活下去,正在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主线叙事。

福特和大众在关停 Argo AI 之后,宣称「将专注于提供更直接回报的驾驶辅助技术」。3 月 2 日,福特宣布组建了新公司 Lattitdue.ai,拉来 Argo AI 班底 550 人。

自动驾驶商业模式

国内外同此凉热。

聚焦于 L2+商业化,一夜之间成为自动驾驶「全村的希望」。

早在去年,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轻舟智行纷纷加码 L2+自动驾驶:

1 月,小马智行发布面向前装量产的自动驾驶方案;

5 月,文远知行和 Tire 1 供应商博世合作入局,联手研发的 L2++高阶智能驾驶项目,预计在 2023 年量产上市;

与之同期,轻舟智航宣布与地平线合作,成为基于地平线征程 5 芯片的「高速+城区」NOA 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L4 级自动驾驶企业,开始出现整体性转向的大趋势。

15到25万suv车型推荐

不过,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这批最受瞩目的 L4 自动驾驶公司,转型 L2+高阶智能驾驶姗姗来迟。

Momenta 从 2016 年成立之初,就提出「两条腿走路」(量产自动驾驶和 L4 自动驾驶),2021 年,商业模式得到验证的 Momenta,成为抢手的资本新星,当年获得了上汽集团领投的 10 亿美元融资。

早在 2018 年,知行科技 CEO 宋阳曾对外称「满足所有场景的 L5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在十年内不可能出现」,知行科技也是在早期切入 L2 级自动驾驶量产级方案的公司。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Momenta 拿到了上汽订单,在智己 L7 上实现交付。不愿将自动驾驶的「灵魂」交出去的上汽集团,深度绑定 Momenta;

知行科技继 2021 年 10 月拿到极氪 001 超 10 万套订单后,陆续获得长城、奇瑞、吉利、Smart 等多个一线主机厂的多个车型量产订单。

表面看来,率先进入量产的企业商业化似乎颇为顺利。

其实,从 ICU 到 IPO 的距离,远比外界想象得更短。

在自动驾驶国内外「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实际上是同一个命运的两种写法。

巨轮撞上冰山,能否接住为数不多的几个游泳圈,取决于溺水者是否足够幸运。

03

下一个 IPO 的会是谁?

在 L2+商业化风口下,下一个自动驾驶领域的 IPO 会是谁?

在 L2+前装量产方案落地的过程中,直接受益者来自 L2+级前装量产方案提供商、激光雷达厂商、自动驾驶芯片及算力方案提供商三大领域。

自动驾驶领域一批 IPO 企业正在路上。

近期,纵目科技科创板 IPO 恢复「已问询」状态。

此前,纵目科技的审核一度处于「中止」状态:2022 年 11 月,曾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4 个月后,由于招股书中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

纵目科技在智能泊车技术量产项目方面,与不少国内主流主机厂商建立了合作,包括长安汽车等。

纵目科技在去年获得了 10 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融资。

完成这一级别融资额的,还有福瑞泰克。今年 1 月 31 日,福瑞泰克在 3 个月内完成 B 轮系列融资额,累计近 10 亿人民币,目前在计划 2023 年 IPO 申报登陆科创板。

对 L2+自动驾驶量产起到催化作用的激光雷达领域,商业化之路相对平坦。

禾赛科技上市之后,一度超过 Luminar,成为激光雷达上市公司的市值榜首。

被视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的 2022 年,国内乘用车搭载的激光雷达出货量约为 16 万颗。

其中,禾赛科技、图达通和速腾聚创三家合计份额占到 96.9%。后两家已经传出 IPO 的消息。

华泰证券预测,2023-2027 年用于 ADAS 的激光雷达出货量将增长 20 倍。因激光雷达技术的迅速迭代,后来者存在反超机会,一径科技、探维科技、亮道智能等企业均完成融资。

在车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去年 8 月,地平线传出计划融资 1 亿至 2 亿美元资金,并考虑在港股上市;

今年 1 月,黑芝麻智能也传出赴港 IPO 的消息,募资规模可能约为 2 亿美元。

这批在商业化探索中取得进展的企业,顺利走到了 IPO 门口。

富士康保密协议

若无完整可靠的商业化路径支撑,即便完成 IPO,不过是权宜之计,暂时「续命」罢了。

据 Guidehouse 预测,在目前数十家自动驾驶公司中,能够活到 2030 年的,不会超过 10 家。

至少,在眼下看来,自动驾驶企业跑通商业模式,增加盈利能力才是为将来计的良策。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乔·罗根对话扎克伯格:未来十年VR/AR能做到什么
去年底,美国杂志《新共和》把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评选为「年度恶人」,杂志编辑在评语里写道:「扎克伯格在一场冗长且令人生厌的演讲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完全不顾人们在非虚...
日期:09-17
扎堆科创板!全球第五大芯片设计服务商要上市 中芯国际撑腰_中国芯片设计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半导体企业正在扎堆冲刺A股!近日,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灿芯股份)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并获得受理,其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来源:科创板官网灿芯股份的来头不小,...
日期:01-13
麒麟软件:“星光麒麟”首个版本与国产主流移动芯片完成适配全覆盖
  11 月 2 日消息,在 2022 年 9 月推出“星光麒麟万物智联操作系统”后,麒麟软件今日宣布,“星光麒麟”首个版本星光麒麟操作系统 1.0(StarKylin 1.0)与国产主流移动芯片完成...
日期:11-12
早该把B站打回原形了_b站昨天怎么了
作者|黄青春当 B 站游戏业务“换血”的内部信在社交平台不胫而走时,人们不会想到陈睿再次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回归一线;人们更想不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B 站如何一步步沦为...
日期:11-28
戴尔将终止手机电脑互联功能「戴尔电脑和手机互联」
  【ITBEAR科技资讯】7月26日消息,今天,戴尔官方宣布Dell Mobile Connect和Alienware Mobile Connect两款应用的服务,不再提供下载,最迟将于今年11月30日终止。二手车用户需...
日期:07-31
日本在中国的车_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24
双11干脆叫购物节得了_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25
微软 Win11/10 Xbox 应用现已可查看游戏“平均通关时长”「window10 xbox」
  9 月 15 日消息,微软已面向 Windows 11 和 Windows 10 上的 Xbox 应用推出了 9 月更新,带来了一项 HowLongToBeat 功能。华为手机能遥控华为机顶盒吗  HowLongToBeat...
日期:09-16
直接改基因,真能永久预防心脏病吗?_直接改基因,真能永久预防心脏病吗
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人类想一劳永逸“铲除”致命疾病的尝试又受挫了。就在前不久,号称可以“一针永久预防心脏病”的基因编辑药物VERVE-101,在启动临床...
日期:11-30
ppt大神在京东混不下去了怎么办_PPT大神在京东混不下去了
— 前言 —汇报的门面是PPT,引人耳目的是新词汇,但是最让人信赖的是“说到做到”!如今京东的 PPT大神,已经无处可逃了!总第271期原创,大约阅读3分钟-1-事件回放12月的北京比往年更...
日期:12-29
抱着水槽入主 科技狂人马斯克为何执着收购社交媒体推特?
马斯克和推特标志。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这只鸟自由了。”马斯克入主推特后发了一条消息。推特的标志就是一只蓝鸟。10月28日,根据央视新闻报道,马斯克已经掌管社交媒体推特...
日期:10-30
2022年 是过去十年手机市场最差的一年英文_2022年 是过去十年手机市场最差的一年
撰文 | 李里里编辑 | 李信马题图 | IC Photo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据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
日期:02-04
苹果在硅谷_硅谷巨头比惨,苹果独善其身?
作者 | 李静林苹果也没能止住美股的颓势。日前,微软、谷歌、Meta三家公司发布财报:Meta利润暴跌52%到44亿美元,微软营收增速降至五年最低,谷歌的营收增速从去年同期的41%骤降至6...
日期:10-31
ChatGPT很厉害 但还有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作者 | 齐健编辑 | 陈伊凡1月27日,路透社消息称法国顶尖学府之一的巴黎政治学院宣布该校将禁止使用ChatGPT,对使用该软件的处罚可能会严重到被学校开除,甚至被整个法国高等教育...
日期:01-31
不能远行的年轻人 卷在“一日运动”里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作者 | 李秋涵编辑 | 魏佳这个国庆假期,你玩了什么?以前回答这个问题,95后洛洛只需要用一个词总结,回家或旅游。但今年,随着疫情的捉摸不定,她第一次长假不...
日期:10-09
受累内卷和一体化 东方日升从光伏“新秀”沦为“后进生”
近几年,在“双碳”战略下,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其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光伏厂商的崛起,在资本市场上,更是出现了类似隆基绿能、阳光电源这样的白马股。但作...
日期:09-21
元宇宙已经热了一年,明年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元宇宙发展现状」
2021年10月28日,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将把发展重点聚焦在元宇宙领域。尽管名词“元宇宙”最早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被使用,但扎克伯格的这一...
日期:10-30
Robotaxi的光鲜与荆棘
下班时间,点开app,叫一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边排队边走向停靠站点,已经是不少上班族的“常规操作”。这里是上海市嘉定区,自迎来第一辆自动驾驶网约车已有两年的时间。如今,...
日期:11-17
中国人造混动 就该压着日系打「为什么只有日本做混动」
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视频截图“油车时代丢掉的阵地,要在电车时代夺回来。”5 年前,许多中国品牌车企都说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总算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
日期:11-24
京东方三十难立
新年伊始,国产液晶屏幕厂商京东方鼓乐喧天,好不热闹。先是豪掷69亿增持合肥10.5代产线,加码大尺寸面板业务;后又在CES上大秀“屏之互联”,大谈屏幕产业创新生态,将两辆阿斯顿马丁...
日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