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居!
这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但在诗意的背后,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差不多已是贫病交加而又居无定所,他只是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在工业文明由机械、水泥组成的丛林中,呼唤人们需要寻找回家之路。
诗人的故事或许是说,只有诗意还不够,还要“得一人白首,寻一城安身”。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可以托付终身、适宜养老,又可以让诗人保持热情的地方?
正如诗人在他的诗作《远景》中所描述的: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这样的地方,是有的。
有一个负责调查全球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国际团体“国际助老会”(总部位于伦敦),8月9日发布了2015年老年人宜居国家排名,日本排在第8,是唯一一个进入前10的亚洲国家。这是该团体从2013年起第3次公布排名,日本在上两年分列第10和第9位,排名逐年上升。
该团体对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收入、医疗状况等进行了数据分析。日本不仅在医疗相关项目中高居首位,还在社保、养老金、税金等制度上获得了好评。该团体认为“日本是全球最健康的国家之一”。
除了日本外,排名前10的国家基本被欧美国家占据。前三依次为瑞士、挪威、瑞典。美国排在第9。亚洲国家中,泰国列第34位,中国列第52位,韩国列第60位。阿富汗垫底。
作为亚洲人,如果我们选择在日本安身,哪一座城市最诗意呢?
答案是,京都。
在另一项调查中,京都是全球15座最“文艺”的城市之一。
《漫旅》杂志8月发布了一份世界最佳文化艺术城市排名。日本京都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名列第三,得分达到96.829。
当我们赞美一座城市的文化时,我们所知和所爱的是它的风土人情、艺术底蕴、建筑和社会成就,以及独特的风味。
在《漫旅》杂志给京都的评语中有下面这一段长长的话:
一位《漫旅》杂志的读者说:“热爱历史传统、文化艺术、池塘庭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将京都作为首选目的地。”京都各地散落着许多有数个世纪历史的佛教寺庙和神社,这里没有闪烁的广告和高层建筑。京都一直在谨慎地发展,以敬畏之心保留着它的传统。去京都文化自由行的游客千万不要错过镶有金叶的禅宗寺庙金阁寺,直达山腰的伏见稻荷大社,还有占地五英亩的园林大河内山庄。临走之前,至少要在传统的日式旅馆中体验一晚,比如虹夕诺雅京都(以其宣纸屏风和精美木雕而著称),吃一碗自制的荞麦面或乌冬面,或者在嵯峨野竹园中度过一个静怡的下午。
京都位于日本列岛中心的关西地区。面积约为610平方公里,150万人口,是有名的历史文化之城。自公元794年起的1000多年时间,被多次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 。
京都又是“中国化”极深的城市,许多店铺的名称上仍然有汉字的痕迹。
受到中国的洛阳和长安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国王朝都城的影响,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国城市建设时,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因此称为“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故称为“洛阳”。然而,右京的“长安”地区由于多为沼泽地未能顺利开发,最后实际的市区只有左京的“洛阳”。所以京都也被称为“洛阳”,城市内各地区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称呼,而前往京都则被称为“上京”或“上洛”。
诗意、安身,最日本又很中国,就是京都。
致敬我们的十年
在不久前腾讯?大家组织的一个沙龙上,主题板上这样写着:
京都,有我们对日本的所有想象!
==此文为风行东北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独享不如与众分享 喜欢就记得转发哦~~
风行东北亚微信号:fengxing-2015
——————————————————————
世界不远,就在东北亚。美日韩俄朝蒙,是我们最关注和最经常往来的地方。风行东北亚,陪你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及热点事件,关注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身边的世界最美!
了解更多东北亚热点资讯,欢迎访问:https://www.ne-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