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两件宝》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学生学会认读“切”字,认识“手”“脑”这两件“宝”。
- 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双手与大脑的重要性,激发创造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 教学内容:本课以《故事园》“小舞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手”“脑”这两件重要的“宝”。
- 教材地位:通过“手”“脑”的互动,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体现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
- 认知特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欢听讲、动手操作;但记忆能力有限,需要多感官的结合才能记住。
- 教学难点:通过谜语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手”“脑”的作用,从而建立初步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 教法:
- 猜谜引趣法:通过谜语引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 合作探究法:在互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
生活迁移法:联系实际生活,加深理解。
-
学法:
- 自主探索法: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升兴趣。
- 小组互动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猜谜引趣(5分钟)
-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两棵小树、十个手指和十个叶子,并将“两棵树,十个杈”挂在黑板上。
- 引入新课:学生听到谜语后,立即举手回答“双手”,教师板书“双手”。然后提问:“老师的手能为我们改作业吗?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 明确主题:教师引导归纳出“手”是工具,“脑”是思考的能力,最终引出“两件宝”,并板书“双手和大脑”。
活动二:讨论与体验(10分钟)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人的双手有什么作用。例如:
- 老师的手:改作业、布置作业、帮助同学。
- 护士的手:打针、给伤员看护。
- 医生的手:手术、预防疾病。
- 互动练习:教师组织游戏,如“手宝宝”“脑拼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现合作精神和学习乐趣。
活动三:背诵与应用(10分钟)
- 背诵古诗:教师板书“手”“脑”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小舞台》中的相关句子,如“手小舞”、“脑大跳”。
- 创作作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小手画、手心记等作品,体现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优势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05/347.html
- 上一篇: 描写秋雨的诗句_描写秋雨的诗句二年级
- 下一篇: 雨诗句座右铭_写雨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