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三体太扯了_《三体》没能狂飙

发布时间:2023-02-09 02:10:03  来源:互联网     背景: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李秋涵

编辑 | 魏佳

“《三体》都已经完结了?”

近日,《三体》开启大结局点映,即花18元,就能将最后10集看完。不过和热播剧《狂飙》大结局后还在社交网络上刷屏不同,知道剧版《三体》已经能看全集的观众还不算多。

风头都被《狂飙》抢了。有观众表示痛心,“虽然国内好剧、好电影更多,是好事情,但是感觉《三体》热度还是太低了”。

两部剧的热度的确差距大。根据云合数据,2月7日,已经完结的《狂飙》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为67.2%,而剧版《三体》为5.7%。当然,将科幻这类相对小众的题材,与受众范围更广的扫黑反腐剧做对比,是不太公平的。

但剧版《三体》只和自己对比,热度下滑趋势也是明显的。根据云合数据,《三体》市占率从开播之初的9.4%一度下降到4.9%。而根据酷云数据,《三体》电视收视率历史峰值为1.987%,2月6日已经下滑到0.619%。

热度不够高,不意味着剧版《三体》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

在剧版《三体》播出之前,书迷们是忐忑的。过往已经发生了太多事件,拉低了人们的期待值:2015年就开机,原计划在2016年暑期上映的《三体》电影,最终杳无音信,2022年播出的动画版《三体》,被网友们打出了4.1的豆瓣低分,口碑“天崩地裂”,吐槽声一片。

这样的吐槽没有发生在剧版《三体》上,甚至还获得了原作者的认证。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曾表示,“电视剧《三体》用电视图像很精确地还原了书中内容,很符合作者、读者的想象。”

苹果耳机airpodspro怎么拆

“预期管理”是一门学问,当观众抱着最低期待打开剧版《三体》时,收获的是惊喜。豆瓣评分从开播时的8.1分,上涨至8.2分,也是剧版《三体》稳住书迷“审判”的一个例证。

对于这个国民级IP来说,能赢得原著粉的认可,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只是,这个国民级IP,影视化后没能引发除原著粉以外的更大反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以下内容含轻微透剧)

01.版《三体》好看吗?

剧版《三体》围绕小说第一部展开,开篇多名科学家自杀,研究纳米材料的物理学家汪淼也被卷入其中,和刑警史强联手,潜入“科学边界”组织协助寻找真相,两人逐渐揭开未知文明“三体”世界的面纱。在三部小说中,这一部涉及的科幻成分相对较少,更多是故事背景及前因后果的介绍。

剧版《三体》好看吗?

在和深燃交流的多名观众中,书迷和非书迷,答案截然不同。

“没有想到能如此还原原著”,“青年小伙子”乐队主唱“青年”是科幻迷,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追《科幻世界》杂志,2011年在大V的安利下接触《三体》,一发不可收拾的看完了。他告诉深燃,喜欢《三体》的读者,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即《三体》很难视觉化,“比如光是解释11维空间,11个维度都是很难解释的。”

所以当剧版《三体》能做到还原原著时,他是兴奋的。“脱水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壮观”、“红岸基地的呈现也特别好”,刚花18元提前解锁看完大结局,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古筝行动”,“纳米、船,还原得和小说完全一样,这样的大场面拍不好的话,很容易有网游的质感,但现在的效果已经比很多国产电影效果都要好了”,他一口气对深燃细数了大量剧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情节。

Sapphire Rapids CPU

同样的,科幻迷王立也提到了剧版《三体》里的这些情节,“三体游戏模拟得很到位,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拍,能把小说描述的画面还原到视觉上,虽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真的已经很好了”。

对于《三体》肯定的声音,都集中在对原著的还原上。“原著粉看到头皮发麻的程度。有些地方还原度太高了,直接从小说里抠出来的一样”,豆瓣上,这条观众评价获得了近5000个赞。

不过对于很多非书迷来说,评价就不一样了。

90后观众菠菜对深燃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三体》,最近跟着朋友一起看了两集。“如果不是和朋友一起,我可能会看睡着”。她表示,在看的时候很多概念自己听不懂,一直问朋友“‘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白痴”。通过作品,她能感受到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力,但目前的剧情,让她后续没有把剧捡起来继续看的想法。

三体太震撼了

张伟在2015年前后想过要看《三体》,但看了一个开头就没有看下去,觉得自己很难想象那些情节和画面。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通过在网络上看三体的书评和陆陆续续的碎片文章,他大概知道《三体》的剧情,所以也能津津有味的追剧,但他也表示,“不提前知道大致故事的话,估计会看得很无聊,什么‘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一般人可能会看不懂”。

豆瓣上,也有一些观众的吐槽声。

“这样的叙事方式在电视剧上效果太差了,节奏太过于拖沓,故弄玄虚,剧情走向模糊,对观众不友好。很多科学术语普通人是不理解的,与其去拍粒子对撞的特效,不如好好讲讲这个结果为什么对角色有影响”,这条评价,同样获得了4000多个赞。

弃剧的观众,吐槽的声音就集中在看不懂,缺乏剧情吸引力上。

忠于原著的《三体》,对于一些普通观众而言,很难说不好看,但有一些人“看不下去”也的确是事实。

02.《三体》为什么高开低走?

让青年印象深刻的是,在《三体》刚开播的时候,自己微博、朋友圈上的人都在聊《三体》,《狂飙》热播后,他的社交媒体上,都在聊《狂飙》,只有三体粉丝在讨论《三体》了,“路人观众都去看《狂飙》了”,让他觉得遗憾的是,《三体》最后10集节奏非常紧凑,剧情走向高潮,但这时一些观众的目光已经流失了。

作为一个国民级IP,剧版《三体》高开低走,遗憾背后的原因有多重。

首先和主创的抉择有关。

主创几乎都是三体迷。总导演杨磊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从2006年《三体》在《科幻世界》连载的时候就成为了铁杆粉。他们是真的很用心在还原心中的《三体》。一个例证是,导演曾提到“古筝行动”的戏,最后在成片里只有不到半小时,但团队筹备了近4个月,拍摄了27天。

他们在创作上明确的是,“首先要捕获原著粉,在这个前提之下再尽量普及给没看过书的普通观众。”

从观众反馈来看,主创们的确做到了捕获原著粉,知乎上有不少粉丝在比照着小说原文抠图,言语中难掩兴奋。

但同时这让《三体》的受众受到局限,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体》的叙事。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原著粉对《三体》小说场面还原的赞美,但很少有人讨论,《三体》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抛开原作小说,单从剧作角度来看,《三体》有顾及观众追剧门槛。先以一条悬疑线切入,发现现象,即科学家自杀,抛出问题,为什么自杀?一步步探寻真相,发现原因和“科学边界”组织有关,新问题出现,科学边界组织是什么?接着通过三体游戏了解三体世界,再一步步抽丝剥茧,名为ETO的组织浮出水面。

像是在悬疑故事的大壳里抽丝剥茧,一步步抽出科幻背景,这样的主线看起来是清晰的。

主线的各个部分内容,也都花了大笔墨刻画。

杨磊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这个片子差不多涉及到八九种类型片的拍摄,前5集是心理恐惧片,6到9集像刑侦片,里面还套着游戏,游戏里还有中国古装片,第10集又变成了年代片,到了15集还出现中世纪的欧洲,再后面的“古筝行动”又是集团军作战。

一条悬疑的主线,各个枝干部分用大笔墨刻画,这本不是问题,但在组装的时候,当这条主线的故事“钩子”吸引力不够,各个枝干部分的内容又太过精细,导致整体叙事有些零散,观众粘性不足,再加上很多专业术语和词汇,不知道原著脉络的观众是容易看不懂的。

三体 哔哩哔哩

一位编剧对深燃解释,照着原著抠,剧版《三体》的节奏,一些地方不是剧集的节奏,而是小说的节奏。

对于讲故事来说,节奏是重要的。《三体》30集的时长,不少人提到中间好几集情节拖沓的问题。有观众吐槽,在幽冥倒计时这段剧情里,一直从第二集结尾演到了第四集,“这么点事儿花了一个小时”。当情节拖沓,剧情推动不足时,观众很容易感到沉闷。

除了内容上存在的壁垒和限制,《三体》没能更火,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有平台排播和宣发上的问题。

在排播上,《三体》几乎是一天更新一集,原本故事节奏就慢,这让一些剧集观众接受不了。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弃了,太慢了太慢了”“三体一天一集折磨人”“三体不适合追剧,会急死”的声音。

一个直观的对比是,1月14日在爱奇艺上开播的《狂飙》,在2月1日会员大结局,39集更新完了。而这时,1月16日在腾讯视频上开播、只有30集的《三体》,还只更新约20集,在2月3日直通大结局时,观众才得以一口气看完最后的10集。

“1天播1集,对很多观众来说很断裂。我知道是好片子,能从中学习到东西,但不看也没有影响。我承认你好,但不用非要连续去看。”资深行业人士魏风表示。

排播影响追剧热情的现象,也曾发生在2022年夏天的热播剧《星汉灿烂》和《苍兰诀》上。更早上线的《星汉灿烂》播三停四,即一周更新三天、停播四天,导致一些剧迷弃剧。这一定程度上给了后播的《苍兰诀》反超的机会。

而在宣发上,一位业内人士提到,“爱奇艺、优酷和抖音的合作是顺畅的,尤其是爱奇艺去年跟抖音签了战略合作,但腾讯视频的内容,在抖音的导流、宣发上,破不了圈。”

03.《三体》还能更爆吗?

作为一个国民级大IP,《三体》一定要破圈吗?

用“爆了”与否来评价一部剧的好坏,似乎有些粗浅,尤其评价对象还是《三体》这样影视化命途多舛的重量级IP。

将原著改编成一部影视作品,创作者首先面临的一个选择题是,到底应该是服务书迷还是更多的普通观众。剧版《三体》选择了前者,并且最终实现了它。其实对于《三体》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是因为它有两重身份。

《三体》首先是一个科幻作品,这在国内还是一个小众题材,也是鲜少改编成功的题材。

魏风表示,《三体》播出前,大家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没有人看,一个是会不会拍得烂。“很多人觉得中国做科幻影视作品是做不出来的,现在证明我们技术是没有问题的,《三体》在制作上很好。有专业的作品愿意去打开科幻的窗子,让年轻的观众感知到现实之外的东西,是一件好事”。

在这类题材上,用更谨慎,更专注剧作的方式来改编,抓住原著书迷,目前主创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同时,它也是一个国民级大IP。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后,《三体》就开始了它的奇幻漂流,它影视化改编上屡屡难产,也增加了这个IP的神秘性和号召力。

对于这样一个国民级的大IP,通过影视化让更多人领略它的魅力,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挑战。

不过也很难由此苛责剧版《三体》。

作为书迷和剧迷,青年对深燃表示,如果原作品题材的受众人群本来就广,影视化是可以瞄准普通大众的,但如果原作本来就聚焦细分领域,有一定阅读门槛,那忠于原作,至少能得到原著粉丝的喜欢。

在他看来,《三体》原著第一部,更像是一个平静日常生活下的悬疑题材,科学家离奇自杀,主角出现奇怪事件,需要找寻真相,这个题材在视频网站的排行榜上,不算是大热的类型,“这类作品想要通过讨巧的改编,就让路人喜欢,可能性不大,也不太明智。”他反而觉得现在的剧版《三体》是难得的。

《三体》原著难以影视化,首先是各种物理科幻理念很难用画面具象化,其次,书中多条支线复杂,一些人物塑造上也存在扁平化、符号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影视化过程中都会被放大,也给改编增加了难度。电影版《三体》流产,尝试做出改编的动画版《三体》吐槽声一片,都可以说是改编的前车之鉴。既要原著粉满意,又要收获普罗大众的喜欢,很多作品实际上一头都抓不到。

剧版《三体》能够做到让原著粉买单,就已经是可贵的。

作为从业者,魏风对深燃表示,自己看《三体》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是“感动”。“制作手法上不评价了,我知道这个项目做了很多年,中间有很多困难,但这一帮人做出来了,而且制作精良,还原度很高。谁不知道市场喜欢看什么,但有人愿意顶住压力,忠于原著,这是值得鼓励的。”

当市场足够成熟之后,每个类型的剧集都有固定的观众,创作者要做的,就是满足不同的观众。

尽管影视化后,没能让更多人领略《三体》的魅力,有些遗憾,带领观众通往科幻的大门还需要更多优质作品来打开。但这类作品的出现,也足够让一部分观众,对影视行业重拾一些信心,点燃对国内科幻作品的期待了。

*题图及文中配图了来源《三体》。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华为要自己造车?余承东或独掌车BU?去年早有端倪_华为副总余承东是哪里人
2021年4月上海车展,余承东出任车BU CEO前一个月,与周鸿祎谈造车 图源:IT时报近日有媒体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正迎来多项人事调整,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日期:02-08
Facebook探索语音聊天功能 正测试音频频道(facebook可以语音吗)
  Facebook 透露,他们正在为群组试验一项新的音频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群组中使用语音聊天。  据悉,新的音频频道为用户提供专门的空间,让小组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相互交谈。Fac...
日期:07-10
冬至都过了,北半球的日照越来越长,为什么天气却越来越冷了呢?
地球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四季交替循环,气温的截然不同让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得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倾...
日期:12-30
b站彻底变了_早该把B站打回原形了
作者|黄青春当 B 站游戏业务“换血”的内部信在社交平台不胫而走时,人们不会想到陈睿再次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回归一线;人们更想不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B 站如何一步步沦为...
日期:11-26
风险无处不在!国际清算银行报告:81%比特币投资人亏钱_币圈迎来至暗时刻:比特币跌破5000美元,矿厂或迎清算潮
财联社11月16日讯(编辑 马兰)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投资也是如此,亏损和盈利都是常态。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份研究表明,投资比特币的投资人中,大部分的人都可能只是...
日期:11-17
当王健林的“电影梦”到了中场
春节档已经安稳度过了,票房不出意料地超过了去年同期,7天内取得67.64亿的成绩。虽然离21年的78亿仍有差距,不过从初一到初五,五天平均票房均站上了10亿+,观影需求表现出一定的韧...
日期:01-31
“一发入魂” 守在一番赏直播间的年轻人_一击入魂直播
作者|顾砚2019年12月,“一番赏”进入国内,迅速流向了各大线上平台及APP。除了B站和抖音,粗略估计,一番赏相关微信小程序已多达150+,小红书等平台甚至涌现出不少“一番赏代抽”的帖...
日期:09-04
酷狗推出“齐音达”音乐商用授权平台「酷狗音乐官方平台」
  酷狗现已推出了音乐商用授权平台齐音达。官方称,该平台打通了酷狗音乐人以及厂牌资源, 旨在为有流行音乐商用需求的大小企业、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选曲和购买授权服务。 ...
日期:07-31
中芯国际、小米持股 中国第二大芯片设计服务龙头科创板IPO获受理
作者 | ZeR0编辑 | 漠影芯东西12月20日报道,昨日,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灿芯股份”)科创板IPO获受理。灿芯股份成立于2008年7月,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五的...
日期:12-21
中国半导体的明天,又该去往何方?_为什么半导体在中国的机会来了
2022年,对于中国半导体来说是极其不平静的一年,旧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挑战就已经来临。缺芯局面刚刚得到一些缓解,芯片厂商又在资本市场遇冷,加上疫情反复,以及美国的重重制裁,中国...
日期:12-31
汇编语言之母100岁逝世 曾和冯·诺依曼一起研究
原标题:退休后还在研究神经网络编语言之母凯瑟琳·布斯(Kathleen Booth)去世,享年100岁。她是英国早期计算机先驱中的最后一位,曾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编写了第一个汇编语言,并为...
日期:10-31
带货主播的未来_直播带货,未来堪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王智远目前主播带货,算是带动消费最重要手段之一,原因在于,它能使商品更多暴露在人们视野中,并通过一系列可显性手段,刺激用户潜在需求,从而促进供给和供需...
日期:11-04
台湾为什么摩托车多,没有电动车_台湾为什么造不好电动车?
7年前,马斯克为了炫耀自家工厂,略带几分不屑地踩了一脚富士康:“相比手机,汽车工业非常复杂,你总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告诉他‘给我造辆车’。”马斯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日期:11-06
HarmonyOS 3新功能展示:墨水平板与手机一拉即合
  【ITBEAR科技资讯】8月12日消息,华为在7月27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HarmonyOS 3操作系统,进行六大升级,其中超级终端非常抢眼,支持打印机、智能眼镜、车机等12种智能设备...
日期:08-13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_双11干脆叫购物节得了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7
大厂的员工还是应该有危机感「在大厂工作是什么体验」
1.打造ChatGPT的OpenAI团队有多少人?答案是371人。这甚至比很多国内大厂一个小部门人都要少。在今天的很多领域,特别是技术领域,一个牛X的人创造价值可能超过1000个人创造的。...
日期:02-01
NFT 6900万美元_特朗普的NFT系列售空 一张99美元总交易额达445万美元
你对特朗普这人有什么看法?我这有几个关键词:新颖、时尚、不服老、雄心勃勃、顶流级人物。我依稀还记得当时他在任期间的时候,总是喜欢“胡言乱语”,那时候我经常怀疑一些看似“...
日期:12-18
连花清瘟面前 美团和京东都认怂了「连花清瘟知乎」
作者/潘哥 编辑/三火 排版/张玉琪最近几天,朋友圈里最牛的人,就是能买到连花清瘟的人。潘哥发现,如今的连花清瘟,成了紧俏货。不论是美团、饿了么,还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甚至是...
日期:12-13
寺库向下,新投资能救场吗?_寺库 投资
9月15日上午,子怡接到了寺库客服来电,称“预计在12月底之前完成退款”。此前,她于今年3月在寺库平台先后下了两单,却迟迟未能发货,取消订单也不予退款,长达4个月的投诉维权后仍需...
日期:09-24
电影流浪地球的拍摄地_“错位”的影视周边,还需要多少个《流浪地球》?
作者|胡描 编辑|罗丽娟军犬“笨笨”、门框机器人、全知全能的MOSS、数字生命储存卡……《流浪地球2》的热映,将许多电影形象刻入了观众的记忆。这在玩具行业看来,无疑是一笔巨大...
日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