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微软盯上ChatGPT 一场关于生成式AI的豪赌

发布时间:2023-02-01 02:02:5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作者|卢滢西,编辑|刘雨琦

“Web3没那么重要,元宇宙没革命性,人工智能最重要。”

当整个科技界对Web3和元宇宙的讨论到最高点的时候,比尔盖茨在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问答帖下的亲自回复,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网友在下面评价:“微软这位37岁的‘互联网老人’无法接受任何最新的事物”,甚至翻出比尔盖茨曾经在2015年对AI的警惕发言和抵触态度。彼时,恰逢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距离2016年谷歌的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李世石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但那时候的微软还没有完全意识到,AI将会给业务带来多么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从1975年成立至今,微软就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不同于谷歌、苹果等科技公司,外界对于微软的标签仍然是“业务传统、增长稳健”。当人们提起微软的业务,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

然而2023年开年发生的一切,让不少唱衰微软的人大跌眼镜。

2022年年底,ChatGPT的一把火,彻底引燃了生成式AI的热度,狂热之时,恐怕没人想到,它将是微软“撬起地球的支点”。1月开始,一反常态的微软开始密集宣布接下来的战略规划。当人们还在讨论ChatGPT接入必应搜索将如何颠覆传统搜索时,微软已经把目光放在了生成式AI对旗下所有业务的底层革命上。

如果说接入必应搜索是小试牛刀,接下来,又有消息称,微软计划将ChatGPT整合到Office生产力程序套件中,这意味着,这款全球最大的内容生产工具即将有了自主生产的大脑;1月16日,微软在一篇最新的博客中表示,除了相关的基础技术之外,ChatGPT本身很快将通过微软的云服务提供;1月17日再有消息,微软可能会在2024年问世的全新Windows12操作系统中接入大量AI应用,彻底颠覆Win11之前的系列操作系统。

紧接着,当地时间1月23日,微软宣布将通过OpenAI和ChatGPT为市场提供工具和基础设施,这意味着OpenAI或将开放ChatGPT的API接口,通过技术开放,让市场快速补齐AI基础设施、模型和工具链。

一个月内,微软几乎欲将ChatGPT接入所有核心业务中,一改此前的保守态度,变得十分“激进”。要知道,和现在站在风口浪尖的科技公司相比,1975年成立的微软,业务模式几乎在近十年内都没有重大创新,2022年底,又被频繁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并在去年放缓了Windows、Office和Teams部门的招聘,几轮裁员解雇了上千名员工。去年10月,微软交出了一份5年内最疲软的季度成绩单,净利润达到5年最低,同比下降14%。

种种一切昭示着,在当下的节点,微软的转型和变化刻不容缓。正如微软CEO纳德拉在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预测的那般,当前AI将引发一场波及全行业的“平台转移”,就像过去15年向移动设备和云计算平台上转移一样。

微软之后,谷歌率先展开防御动作,在子公司DeepMind发布聊天机器人Sparrow后,又接连推出了AI音乐模型MusicLM;1月30日,百度也发文称,将于3月在中国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

这意味着,ChatGPT的出现、微软的大举迈进,正在影响着众多公司推动AI技术进入一个2.0的新阶段,无论是对微软还是各个行业而言,生成式AI的出现都将会带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01 动刀必应、Office,老派的微软也要赶AI的时髦

从1975年成立至今,微软这位上个世纪的科技巨头,时常被人质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微软的鲍尔默时期,当谷歌、苹果大张旗鼓搞技术研发的时候,微软还在卖硬件,虽然纳德拉接管后,迅速调整战略,开启了云的新增长点,但从业务结构上看,微软在一众科技巨头中掉队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来源:长桥海豚投研

即便论当下市值,微软依然霸占着“第二科技公司”的名头,其智慧云业务也已经成为驱动营收的关键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生产力板块和个人计算板块仍然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微软还是一个主要依靠Office、Windows等传统业务活着的“Old Money”。

巧合的是,从1月5日宣布要整合ChatGPT的必应搜索开始,微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外宣布了4次对于“现金牛”们的重塑计划。

从必应搜索、Office全家桶、再到云服务,仔细对微软近期的动作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微软从与ChatGPT相关性最高的搜索引擎业务开始,逐渐向全产品线扩散,而必应和Office这类的业务对于微软而言,都是长期以来已经接近固化的传统业务。

微软这次最先动刀的,是近十年都几乎未发生质变的搜索业务,而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到来,将会彻底颠覆现有搜索的业务模式。

从全球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来看,长期以来,必应都活在谷歌的阴影之下。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谷歌占据着全球80%以上的搜索引擎市场,去年3月的月访问量甚至高达908亿次,而同期必应的访问量仅为13亿次。

但ChatGPT的出现,让微软嗅到了反超的可能性。

首先,ChatGPT的出现打破了十几年未变的“搜索框”的搜索形式。相比于传统搜索引擎长期被禁锢在狭小的搜索框内,ChatGPT能够将“搜索框式”搜索转变为“对话式”的搜索,用户在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中最终得到满意的答案,对话式搜索的本质在于“场景式”搜索,即便谷歌、百度甚至微信都在探索,但仍然是点选关键词搜索模式,表面有创新,内核未改变。

另一方面,生成式AI还会带来搜索结果呈现方式的改变。ChatGPT和搜索引擎结合以后,可以为用户的问题提供答复完好的语句,而不仅仅是泛化的信息链接,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场景所进行的搜索。一位电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在网上看了一个20分钟的用ChatGPT写代码操作Excel表格的讲解视频后,只花了15分钟就写好了初版的Prompt。如果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他大概率只会得到如何学习写代码的教程。

iphone 12设置电量显示

更重要的是,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也会逐渐被打破。以往搜索引擎大多都是通过信息流广告、搜索推广等方式进行广告投放,而这些都建立在搜索结果是信息链接的基础上,一旦ChatGPT上位成功,其提供的单一的回答让用户无需再对众多链接进行过滤,将会直接影响到广告的投放。

很显然,微软意在通过重构搜索引擎产品形态以及商业模式的方式,来挑战谷歌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搜索只是ChatGPT在内容检索上的一次尝试,而在内容生产上,生成式AI同样大有可为。

跟必应搜索一样,Office办公套件也是微软传统且创新力低的业务之一。在微软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告诉分析师,公司在核心Windows和Office领域的业务出现下滑。

这也就意味着,微软的Office业务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危机或许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从ChatGPT的功能属性来看,无论是代码的修改还是文章的编写,本质上都是内容的生成。而Word、PowerPoint和Outlook等Office办公软件也是内容生成的工具,想象一下,以后Word文本不用自己再码字,电子邮件也可以由AI自动生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预见,ChatGPT进入以后,Office会从一个内容生产工具变成一个内容生成工具。

对于Office而言,当属性发生改变以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商业模式的重构。众所周知,Office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海量的用户,根据微软去年公布的数据,仅仅是PC版的Office装机量就达到了15亿,这其中,商用Office 365用户超过3亿人,个人订阅数为5970万,事实上真正愿意付费的用户并不多。但当生成式AI进入后,Word变成了AI帮助用户写作,而用户只需要稍加润色即可形成一篇文章,或许这样的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心甘情愿为其付费,进而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不过,在实现这些功能之前,微软还必须解决生成结果不够精准的问题,因为ChatGPT的语言模型在生成的结果上还存在一定的“毒性”,比如虚假信息等等。因此,要完全实现生成式AI与Office的结合,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如果说必应搜索和Office数十年未动,那么被称为PC时代“遗产”的Windows则是一直在下滑,财报显示,微软的Windows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OEM收入更是同比暴降39%。

好消息是,在1月初的CES 2023 AMD新闻发布会上,微软副总裁、首席产品官Panos Panay向外界透露了,微软正在开发一个大量应用AI技术的全新操作系统。不过,操作系统庞大且繁杂,业务也更为老旧,要跟AI结合并非易事,因此也有人推测,新的操作系统最快也要在2024年才能发布。

苹果11更新ios16有影响吗

由此可见,微软的业务中越是单一、与内容相关性越强的场景,就越容易与生成式AI相结合,也是被AI革命的“第一梯队”。

02 AI革命:从2C迈向2B深水区

号称要全线产品接入AI的微软,并不止是在热闹的2C业务中喊口号,它也欲将ChatGPT蔓延进最难啃的2B业务中。

早在2019年,微软就用10亿美元让微软云成为了OpenAI独家的云供应商。

如今,Azure OpenAI允许企业和开发人员通过REST API来访问包括GPT-3.5、Codex和DALL-E等OpenAI的服务。简单来说,通过Azure OpenAI服务,开发者可以直接在微软云上访问OpenAI的大模型,并根据特定业务场景进行部署和微调,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AI应用。

随着生成式AI进入应用爆发期,对于很多开发者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找到大模型并进行高效的应用开发。但在ChatGPT等大模型的光鲜亮丽背后,是数千亿数据的喂养以及大算力芯片的消耗,训练和推理成本极高,以Stable Diffusion为例,它在4000台A100显卡集群上训练了一个月时间、学习了近59亿条图片数据才真正开发出来,这并不是一家小公司能够承担得起的。

因此,具有强大云计算底座能力的云平台,成为了大模型和开发者们的新“栖息地”。

微软云与AI部门负责人Scott Guthrie早年间曾表示:“任何应用最终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外衣,而微软就想成为帮助开发者纺织此类外衣的公司。”未来,通过将云平台与大模型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方式帮助大模型和AI应用开发降本增效,或将成为各家云计算平台发力的主要方向。

正如纳德拉所言:“我们需要真正改变生产率曲线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增长。”微软正在试图借用生成式AI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打破长久以来“固态”的传统业务,以求底层的全面革新。

而在微软如此激进的战略下,第一个慌神的无疑是谷歌。谷歌依靠着搜索引擎广告营收构筑起来的商业长城,在ChatGPT的猛烈攻势下,开始摇摇欲坠。

因此,谷歌从去年12月在内部拉响“红色警报”以后,也开始频繁地刷存在感。除了1月初子公司DeepMind推出用以抗衡ChatGPT的Sparrow以外,据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谷歌在接连发布了文字生成AI模型Wordcraft、AI绘画模型Imagen、视频生成工具Imagen Video后,又在1月27日发布了全新的音乐AI模型MusicLM,意在加速生成式AI的布局。

图为MusicLM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AI的想象一直停留于替代人类单一、重复性的劳动。以微软此次动刀的Office办公套件为例,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底层的革新,Excel绘制表格、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等功能仍然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

事实也是如此,生成式AI的第一刀,将会挥向传统且创造力低的业务。AI的替人逻辑也体现在此,当单一、重复的低创造性劳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将会引发新一轮人类价值的转移,人们开始思考更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形式。

但去年AIGC的爆发,让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从业者开始坐不住了。

近日,美国新媒体巨头Buzzfeed宣布要用ChatGPT来创作内容并削减12%的员工,而这已经不是第一家尝试使用ChatGPT来进行内容创作的公司,此前亚马逊也将ChatGPT引入到了回答面试问题、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文档等工作流程当中。

从巨头们最新的系列动作中可以发现,与内容生成相关的业务将会率先被生成式AI所改变。

03 结语

在人类络绎不绝的讨论声中,如今的AI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根据OpenAI和DeepMind的说法,之所以生成式AI被称作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质上是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简单来说,AI在实用性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而这样的飞跃对于产业而言,尤为重要。因为生成式AI对于更多业务场景的颠覆,也意味着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当业务“改造”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由此,当人工智能进入到由生成式AI主导的2.0时代以后,整个科技行业的商业格局都将会迎来大洗牌。

从去年开源了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幕后功臣Stability AI,再到接连发布了数个生成式AI模型的谷歌,当新一轮的变革来临之际,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都在抢那张珍贵的“船票”。

第三季度,360数科实现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43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第一个倒闭的银行_为啥要救倒闭的银行?现在的诺奖得主4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前两天,本 · 伯南克( Ben S.Bernanke ),道格拉斯 · 戴蒙德( Douglas W.Diamond )和菲利普 · 戴布维格( Philip H.Dybvig )三个人共同夺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根据官方说明,这次...
日期:10-14
台湾人为什么不骑电动车_台湾为什么造不好电动车?
7年前,马斯克为了炫耀自家工厂,略带几分不屑地踩了一脚富士康:“相比手机,汽车工业非常复杂,你总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告诉他‘给我造辆车’。”马斯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日期:11-03
为什么要用国产替代进口_国产替代是一定要走的路
当灰犀牛来临的时候,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机会是企业家们必须回答的命题,尤其是在不确定性日益常态的时代。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发布了最新管制新规,靶向明确,力度空前,直指...
日期:10-30
诱导消费、过度医疗…宠物医疗行业乱象几时休?_宠物医疗销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林昀肖 李佳英 北京报道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类宠物开始加速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速,宅文化与单身...
日期:09-04
怪兽充电收益分成_营收和净利双降,怪兽充电成“困兽”?
作 者 | 炫夜白雪前不久,共享充电宝再次因为涨价被称之为“刺客”,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脱口秀大会,House吐槽共享充电宝“一个小时收费四块,难不成是爱迪生那会儿传下来的百年...
日期:09-15
一部爆剧换一次涨价 爱奇艺陷内容盈利困局「爱奇艺为什么不盈利」
作者|陈 妍编辑|大 风华为欧菲光战略合作会员涨价已经成了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基操”。最近,爱奇艺宣布会员费再次涨价,最低价格为25元,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吐槽,吃相太难看了,又...
日期:12-29
推出含广告的XGP会员?微软也开始为增长发愁了「微软会员xgp怎么买」
不久前,Netflix推出了含广告的新低价订阅服务Basic With Ads,开启了奔赴盈利的新篇章。作为Netflix广告业务的合作伙伴,微软方面似乎也准备将Netflix的经验“活学活用”。日前...
日期:01-05
AI情侣“塌房” 不仅惦记我的“人”还要薅光我的钱
作者 | 郑玥大概所有人,或者至少大部分人,可能都曾经幻想过,能拥有一位科幻电影《Her》中那样的 AI 情侣。随着 AI 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早已经有公司制作出了这样的「AI 男...
日期:01-29
手机快充行业_岂单止于快!盘点近年手机快充闪充发展史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对快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22年7月19日,iQOO发布了iQOO10Pro,这是第一款突破200W功率快充的手机,从最初的5V1A...
日期:10-25
激光雷达:智能汽车背后的暗战?「汽车激光雷达的作用」
文丨行者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创客贴激光雷达行业正出现巨变。近日,激光雷达上市公司Quanergy Systems公告显示,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人员已决定启动对该公司的退市程序,因...
日期:12-31
玩了500次羊了个羊 我发现了它背后的上瘾逻辑_有羊我不抓就是玩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陈平安“昨天晚上《羊了个羊》崩溃了。”“有吗,我一点钟还玩了100多把。”今天一早来到办公司,偶然听到同事的对话,我就知道,到目前为止,《羊了个...
日期:09-20
腾讯地图正式接入微信状态,可一键设置旅行“足迹”-移动互联-ITBear科技资讯
  【ITBEAR科技资讯】6月27日消息,今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宣布腾讯地图正式接入微信状态,支持用户将个人旅行“足迹”一键设为微信状态。  据了解,用户可通过在腾讯地图...
日期:07-10
马斯克 推特ceo_马斯克时代的推特,不只是世界首富的社交玩具?
马斯克是能够帮助一家以成为公共意见广场为使命的公司更好地达成使命,还是会将它变为自己向全世界即时对话的喇叭,抑或者帮助特斯拉与SpaceX拥有更多曝光机会的宣传平台?最近两...
日期:11-17
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高德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2100亿次_目前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
  近日,高德地图公布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  在北斗系统的深度赋能下,高德地图升级上线了“北斗卫星定位查询系统”“车...
日期:12-15
快下载!微信键盘安卓/iOS正式版1.0.0发布: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安卓微信键盘怎么设置」
  据网友反馈,“微信键盘”1.0.0正式版已经正式发布,同时登陆安卓和iOS,已经上架各大安卓平台及App Store。新ipad价格公布为防止通过浏览网页感染恶意代码  应用简介中提...
日期:12-20
热门赛道爆发,充电宝也算储能?_锂电赛道的成长空间还有多大
原标题:充电宝也算储能?文 | 荆玉荣泰按摩椅官方网站储能行业正处在高度景气的周期之中。一级市场上,储能项目被疯抢,不少天使轮项目估值动辄数亿元;二级市场上,自今年4月行情低点...
日期:09-17
中国人造混动 就该压着日系打「日系混动和国产混动」
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视频截图“油车时代丢掉的阵地,要在电车时代夺回来。”5 年前,许多中国品牌车企都说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总算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
日期:11-16
五菱纯电动微型车价格4万人民币左右_微型车价近10万 五菱不为人民造车
抖音沉浸式视频怎么制作上汽通用五菱在微型电动车领域再落一子。12月12日,五菱Air ev晴空正式上市,该车型共推出两座标准版、两座进阶版、四座标准版和四座进阶版四个版本,价格...
日期:12-22
intel 人工智能_人工智能难成英特尔的救命稻草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作为一个曾经统治芯片行业长达三十年的企业,英特尔现在已经摔下神坛,三星取代英特尔成为了芯片行业销量和利润的双料冠军。英特尔公司已...
日期:09-03
襁褓中的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材料第一代」
文 | 巨潮WAVE,作者 | 荆玉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近两年安卓手机的充电速度越来越快了。从“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65W快充发展到如今最快150W-200W,高达4000mAh的手机电池,8-1...
日期: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