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俞敏洪对话冯唐:想成事 就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俞敏洪对话冯仑上」

发布时间:2022-10-12 02:11:4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笔记君说:

这篇文章来自9月2日俞敏洪与冯唐直播对话的内容,对于做事方法、人生心态、看待生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相信能为您带来收获和启发~~

一、好事,总是多磨

冯唐:关于好事多磨,我举两个例子。

1.读书多磨

第一是读书。

我接受了22年的全职学校正规教育,以前觉得,读书可能是件浪费时间的事。

但后来发现,其实人不能趁早成名,而是要趁晚。就像俞老师这样,经历这么多沧桑才开始成名,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德以配位。

读书能避免德不配位。尽管你可能觉得是一直毫无希望地念书,但念着念着,最后你会发现,你比别人多懂一点。这就是读书破万卷,一定会有好报应。

2.写书多磨

第二是写书。

22年前我出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当时有二十多家出版社都说出版不了,后来终于出版之后,我去了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看书的排行榜。

因为我想,既然有那么多人说这本书好看,那么至少能排到前10名,然而结果没有,我落荒而逃。

俞敏洪:当时你真的那么在乎书的排名吗?

冯唐:是的,当时年轻,又觉得自己写得好,好胜心太强。

二、坚持做自己

1.“冯唐”笔名的由来

俞敏洪:当初你为什么会用冯唐作为笔名呢?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有关系吗?

冯唐:说3点。

一是为什么用笔名?

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书商出版人给我两个选择:一是用真名,二是起笔名。

用笔名不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不会让周围人认为我不努力工作。我写作只是不想让自己疯掉,并不是不努力工作,我只是换个脑子而已,于是起了一个笔名。

二是笔名起什么?

我想找一个古人的名字来“借尸还魂”,后来读到海明威的一句话:写完了,就没了。

我觉得我可能也这样:写完了,就过去了。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写了这么一本书,然后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当时,我很喜欢《史记》的《冯唐列传》中冯唐这个人物。他活得长,汉朝活到90岁很厉害。

如果能够活得这么久,可以多看到一些事情,多长一些智慧,多走一些地方,多干一些事也蛮好。

冯唐说过:臣不知忌讳。意思是我写东西,我不太会掩饰自己。

这个世界沉淀了太多的文字和思想,如果你不能杀出一条血路,不能放手去写,那么你一点戏都没有。

能活得长,还能不知忌讳地写,这就是冯唐,所以起了“冯唐”的笔名。

三是我写的是科学小说,不是为了情色而写情色。

现在这个时代,让心、身、灵结合在一起很重要。

2.好胜与坚持,成就每一篇小说

俞敏洪:心、灵与身的和谐结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开始写小说的呢?

冯唐:首先是最开始写小说的动机。18岁时,我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欢喜》发表在杂志《10月》。

俞敏洪对话冯仑上

当时写小说的原因,是为了好胜、吸引女生注意、想跳出来展示自己等。

当时我在北京八十中学读高中,女生特别喜欢看体育生打篮球,但我又瘦又黑,当时我的初中升高中的作文老师给了满分,我想在写作上也许能吸引到女生的注意,于是开始写长篇小说。

其次是写小说的场景。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万物生长》。

那时候(2014年)在美国上商学院,暑期去新泽西打工。打工很无聊,感觉网络上也没有很多东西可看,于是想写点东西。

最后是写小说的过程,是好胜和坚持。写完了《万物生长》,到第二本书《18岁给我一个姑娘》,相当于是我的第3部长篇小说。

好胜的原因,是因为《万物生长》好多人都说好,但是卖的非常差,当时第一版只卖了3000本,为什么这么好的书不能卖呢?

我想打破这里不对的地方,然后让好东西产生销售。

于是,我用一种很实操的角度,开始卖第二本书《18岁给我一个姑娘》。

当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占领了评论最高点,让中国最好的两位文学评论家给我站台,从北京到天津开新书发布会。

第二件事是我俯下身段来卖。受到王朔一年见100家媒体卖一篇杂文的影响,2003年,我也见了100家媒体。

我带着一个易拉宝和一位出版社的小伙子,花了一个月时间跑了15座城市,每座城市找了七八家媒体卖书,后来书开始好卖了,我也不用见那么多媒体了。

3.用好自己,做自己

冯唐:一个好作家,只能用好自己这块材料,只能做自己。

我没法替别人写,没法迎合所有人的需求,我只能针对我这块材料使用。我脑袋里自然产生的想法,我就尊重它、表达它。

而不是因为别人希望我变成什么样子,我就能变成什么样子。

我不是孙悟空,我只是冯唐,我只能用好我自己这块料,这是我一直在写作中坚持的东西。

俞敏洪:最后这段话让我特别感动。

一个作家,不管写什么东西,如果不坚持写自己认为值得写的东西,而是迎合社会大众,去编一些讨好的东西,我觉得他就不再是作家了。他要么是雇佣的,要么没有自己的灵魂。

三、做更适合自己的事,完成生命转折

俞敏洪:我一直认为,冯唐你对于生命有着独特的解读方式和看法,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悟透了生命到底什么最重要。

你在生命的转折期,比如你在协和医学院学医学的8年,把自己变成了几乎是癌症方面的顶级专家和医生,可是这时候你突然转型,去国外商学院学习战略咨询管理,在麦肯锡工作了10年。这个转折期怎么来的呢?为什么突然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呢?

冯唐: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有些疾病,会让我自己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俞敏洪:是不是忍受不了你的病人,在你眼前离开世界的感觉?

tcl科技业绩预告

冯唐:我熟悉的卵巢癌,在当时5年生存率不到50%。也就是说,你接了100个病人,5年之内会有一半人去世。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治好再复发,很痛苦,也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和失落感。

但是好消息是近20年里,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式比如免疫治疗都有了新的突破。

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希望,哪怕绝望的时候,再忍着坚持3次,或许你能等到新药出来,有可能对你的状态就有帮助。

第二个原因,我想自己更适合干什么?

如果做医生,自己一天开足马力,最多是治疗10个病人而已。

我觉得,我最擅长的不是把手术刀开的多快、多好,而是我可以用什么办法,给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美好。

于是我想到管理、商业,这些是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能够激励大家,树立一个理想,然后把一些战略、战术、激励机制安排好。

俞敏洪对话冯仑上

只要几十个人一条心,甚至只是七八个人,都会创造奇迹。

从这个角度看,我能帮助大家梳理好战略,搭好班子,定好目标,然后团队一条心去做事情,它能创造出的价值和美好,比我一个人具体去做可能要强很多。

带着这个思路,我进了麦肯锡做战略咨询。

10年之后,曾有客户对我说:你整天劝我们怎么做,有本事你过来开车当司机啊,别在副驾驶当领航员。

所以,后来我去到客户那里,又参与创建了华润医疗,这些经历和角度比我做一个大夫,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

四、如何解决人生中的挫败感?

1.医生如何面对挫败?

俞敏洪:一般普通医生,看普通的病人是有成就感的,因为对于自己真的能够妙手回春感到骄傲。

当人们得了绝症以后,也需要医生治疗辅导,但这些医生面对疾病无法挽救的时候,内心肯定会充满各式各样的挫败感。

尽管现在医学技术在发展,肿瘤可治好的机会越来越多。

但对于一个肿瘤医生来说,当他面对一些疾病的考验,他是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状态呢?你作为医生有感受吗?

冯唐:第一,我觉得,特别是西医医生,要理解并接受人力有限的心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我尽人力了,剩下听天命,人有生,必然有死,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作为医生,首先要从哲学高度,接受有生必有死这样一件大事。

第二,我觉得,医生还要有玄机的心态。就是在死神面前,我尽了一些力量,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会创造不同。这是好医生的倔强和自尊。

把自己变成最懂的人,其实要求很高,压力很大。但当你发现,你能把50%的存活率提高到70%,你会有一种荣誉感,一种“知其不可为而成”的幸福感。

第三,还要多些人文关怀,不能把人只当成机器。

比如,对于一个病人,你是用尽各种手段,让其多活3年,还是只能活一年,但让他吃好玩好享受好。哪个选择更好呢?

如果一个医生认为,一个病人活得越长越好,我觉得这不是特别好的医生。医生一定要理解患者:他把什么看得更重要。

有些患者,原来就是班花,她就是想体体面面、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地离开这个世界,不要插管,不要气管切开,放弃治疗的状态。

我觉得,尊重她的意见,不见得是一个坏医生。

偶尔治愈,经常缓解,总是安慰。这是一个好医生的心态。

2.医生的3个要素

俞敏洪:医生对人性的理解,比治疗病人多活几天更加重要。我总结了医生的3个要素。

第一,医生自己必须参透生死问题,否则天天面对死亡的压力是巨大的。

第二,医生应该了解病人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如果不了解,只根据医生自己的感觉甚至过度治疗,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医生必须要有仁心,必须起到对病人总是安慰的作用。

冯唐:是的,其实我们也要像医生一样,接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接受人的现实,这也是减少癌症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

五、一定要成事,不一定要成功

1.常思生死,不留遗憾

俞敏洪:现在你已经50岁了,你的人生也比较顺利,没有太多的起伏,但是你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却经历了很多过程。甚至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参透了你未来的生命。

我想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真的参透生死了吗?你对生死是什么样的态度?第二个问题,你对50岁以后的人生是如何打算呢?

冯唐:我觉得谈不上参透生死。

前几天我和一位小姐姐吃饭,她特别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有质量的生活,她已经找好了她结束自己的地方。我觉得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我在医院环境里长大,我看到一些人号称自己明白生死,但当疾病真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时候,99.9%的人都想多活一段时间。

理由是孩子还小,孩子就要讨老婆了,儿媳妇就要生孩子等,这是人类的根本诉求,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傻的一件事。

俞敏洪对话冯仑上

俞敏洪:几乎100%的人,都逃不过这一关。

冯唐:是的。现在的医疗手段,可以让一些人没有质量地生活很久,比如给胃肠营养,上呼吸机,吃一大堆药。

但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可能只是周围的人不想你死而已,他们的想法,可能和你的初衷想法完全不一样。

面对死亡的终点,大家要明白,终点一定是有的。

很多人抓着他的位置不放,抓着他的钱财不放,抓着他的事业不放,他们一直忽视了一点,人的寿命是有限的。

所以,为什么还要那么多,还要这么争呢?就像吃自助餐的时候,你肚子已经饱了,但你还在吃,是因为你付了钱,你就要把自己往死里吃吗?

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俞敏洪:如果人能意识到并想通这一点,这是人类巨大的进步。

冯唐:有些人是悟不开的,但死是必然。什么是满足感?

有一次我坐飞机,飞机颠得很厉害。当时我想:如果飞机掉下去了,我肯定死了吗?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偶尔问问自己。如果今天没掉下去,那就赶快完成这件事。这和名、利没有关系,而是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

2.要成事,不一定要成功

俞敏洪:你在《成事》中提到“成事和成功是不一样的”理论,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成事,但是不一定要成功,或是需要把成功和成事结合起来呢?

冯唐:第一,成功不可复制。

比如,现在让您再开新东方,您还能成功吗?

俞敏洪:80%不会成功。

冯唐:对,因为时代变了,现在重新开始做20年前的事,大部分是成功不了的。

俞敏洪: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是完全不能复制的。

冯唐:对。俗话说:成功靠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有太多的事情影响成功,但成事是可以修炼的,这是两者之间的大区别。

比如,我要开一家咖啡馆,或创建一个个人品牌,以我的修炼,我可能比别人做得要好,但让一个大学教授去做,他做不了。

我希望大家把这种成事能力修炼起来,能够更好地用好自己这块材料,更好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二,为什么要成事?

我小时候,我妈妈一直和我唠叨:作为一个人,你要上进一点,你对别人要有点用。

人活到世界上,应该做点有意思的好事,不只是让自己开心,还要对别人有点用。

成好事,持续成事,帮助别人,做一些别人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第三,怎么成事?

除了看书之外,更重要的是放下书去实操。

空想没有用,还是要把具体的事情落到实处,你才能知道,这个世界认不认可你的空想,才能给自己信心,给别人更好的生活。

3.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俞敏洪:最后一个问题,你反复说过,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并且要“混蛋”地活着。

我想,这里面一定是有某种内涵、某种思考的说法。你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为什么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吗?

冯唐:9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是对过程、对时间的态度。

给自己一件事的时间,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比如,你写第一本书,不可能第一年出版的时候,就到处都是掌声。

创业不苦10年不叫创业。多数情况下你要尊重自己,尊重时间,尊重自然规律,不着急,扎扎实实去做,不要着急看到结果。

不害怕,是对结果的态度。

我已经尽力了,我还能怎么样呢?成功不成功,要看很多因素,把自己的力尽到了,就不要害怕结果。

不要脸,不是说没有底线,不遵守法律法规,而是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和负面评价,甚至是正面评价。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比如,即使喜欢你的人比例不低,但是因为知道你的人绝对数太大了,所以不喜欢你的人和绝对数值也会变得非常大。

我们要知道,正常人都这样。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能量和时间用在更多、更好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也就有了足够的内心“混蛋”,就可以在宇宙中不易被风吹散,有机会看月、看花。

俞敏洪:这是活得坚强而通透了。不要脸我还没有做到,但别人的评价,不会引起我内心的变形,我依然会坚持我认为我该做的事。

《了不起》这本书,是冯唐最新的一本书,是他读了50本书的50篇读书感悟,是从人性的角度、重要的段落和重要的思想进行分析的。

读了以后,对人生和生命可能会有所改变。我自己也认真读的,有很多圈圈点点。

冯唐:用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的原则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本书是根拐棍,能帮你走好捷径。

俞敏洪:对,我喜欢你的第二本书是《冯唐成事心法》。我觉得,真的是适合所有的人读,尤其是18岁到50岁的成年人,读完以后,可能会部分达到刚才冯唐所描述的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的境界。

你认为这本书值得读的方面,或者说它的内涵在什么地方?

冯唐:成功不可复制,成事可以修行。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我们不要追求捷径,追求把事想明白、说清楚、办利落,持续成事、多成事,成功自然会跟着你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丘成桐:人类生活在十维的宇宙中
明敏 鱼羊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人类生活在十维的宇宙中。”这可不是什么《三体》看上头后的狂言,而是出自丘成桐之口。这位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
日期:12-26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_双11还会有活动吗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8
iPhone 14 Pro& Pro Max评测:灵动岛就是下一个潮流?_iphone14pro与14 pro max区别
依旧是手术级不锈钢边框,依旧是磨砂玻璃+经典的三摄造型,从iPhone 12 Pro系列看到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只不过当你点亮屏幕,会收获一丝额外的灵动。redmi k50 5G适马18-200mm镜头...
日期:09-16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双11是购物节吗」
记者 | 李叙瑾网飞要拍三体了苹果发布iphone14 pro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
日期:11-24
好好的年轻人,为啥偏爱玩弄老相机?_喜欢照相机的人
作者 | 黄瓜汽水题图 | 渣渣郡CCD相机,在小红书一火就是大半年。曾经被称为电子垃圾的卡片机,这次让广大民间摄影师们跌了个踉跄——不管是玩徕卡的还是玩哈苏的,看完CCD爆火都...
日期:11-02
砍一刀砍到美国了?拼多多高调出海、SHEIN扩招建仓「拼多多美国总统砍一刀」
在国内市场见顶之后,电商巨头们纷纷出海寻求新增长。北美,则成为了海外主战场。近日,据外媒报道,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计划继续扩大北美地区业务范围,并祭出两个大招:一是在2025年...
日期:10-06
华尔街裁员大潮 高盛也顶不住了_高盛集团华尔街
原标题:高盛也顶不住了文丨陶辉东来源丨投中网高盛也加入华尔街的裁员大潮了。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高盛正在着手进行大约500人规模的大裁员,约占高盛员工总数的1%。其实高盛在7...
日期:09-19
名创优品的零售变迁:兴趣消费与线上模式再审视_名创优品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原标题:名创优品的零售变迁相较于此前的低迷状态,本季度名创优品的业绩显现出明显企稳的迹象。据8月25日名创优品公布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名创优品集团第四财季营收23....
日期:08-31
年轻人不换手机了?国产手机如何“活下来”_为什么年轻人经常换手机
有份量的国产品牌当华为Mate 50将于9月6日发布的消息公布后,因为紧邻iPhone14的发布时间,让外界嗅到了一丝火药味。作为华为颇具代表性的高端旗舰机,本该在去年发布的华为Mate5...
日期:09-02
走!去卷东南亚人民的造车梦
· 歆怡 | 文造车,尤其是造新能源车,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最近五年最火的行动之一。对于各种进度比中国慢半拍的东南亚人民而言,“造车”二字,方兴未艾。当地时间12月7日,“越南特斯...
日期:12-14
有消息称:Windows 12将于2024年推出_windows 2020
  9月26日消息,近期,微软推送了Windows 11 2022大版本更新,不知道各位是否已更新。目前有消息称,微软的开发模式似乎更改为三年一更新的策略,即每三年推出下一版本。依照Windo...
日期:09-27
神经网络预测_重温三十年前对于NN的批判:神经网络无法实现可解释AI
作者 | Walid S. Saba编译 | Antonio编辑 | 陈彩娴1可解释AI (XAI)随着深度神经网络 (DNN) 用于决定贷款批准、工作申请、批准法院保释等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或者一些生死攸关...
日期:09-29
赛道维护成本_损失60亿 这个赛道99%都赔死了
垂直电商的覆灭,给了创业者什么启发?“寺库”如果都能倒下,意味着奢侈品电商全军覆没。近期,“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屡陷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拖欠供应商货款,单笔金额从...
日期:08-25
机器人为什么是人形_你看好人形机器人吗?
来源:锦缎(ID:jinduan006) 作者:知勇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人形机器人市场逻辑演绎初探。人形机器人的概念由来已久。不管是科幻小说还是电影里,我们时常可以见到人类与人形...
日期:08-20
直接改基因,真能永久预防心脏病吗?「换心脏会改变基因吗」
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人类想一劳永逸“铲除”致命疾病的尝试又受挫了。就在前不久,号称可以“一针永久预防心脏病”的基因编辑药物VERVE-101,在启动临床...
日期:11-24
营养完爆牛奶,比母乳还好?小众奶市场火爆难掩真相「为什么鲜奶价格差距大」
作者:阮光锋最近几年骆驼奶、娟姗奶、燕麦奶等等小众奶火爆朋友圈。不少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说它们的营养好,接近母乳,有更容易消化吸收等等之类的作用。这些小众奶的营养到底如何...
日期:10-17
好好的年轻人,为啥偏爱玩弄老相机?_为什么喜欢相机
作者 | 黄瓜汽水题图 | 渣渣郡CCD相机,在小红书一火就是大半年。曾经被称为电子垃圾的卡片机,这次让广大民间摄影师们跌了个踉跄——不管是玩徕卡的还是玩哈苏的,看完CCD爆火都...
日期:11-05
台湾为什么造不好电动车?「台湾建成电动车」
7年前,马斯克为了炫耀自家工厂,略带几分不屑地踩了一脚富士康:“相比手机,汽车工业非常复杂,你总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告诉他‘给我造辆车’。”马斯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日期:10-30
老虎和狮子吃不了的动物有哪些_“老虎”没肉吃 “狮子”没水喝
摄影:IT时报 沈毅斌一边是双11线上电商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而另一边,老牌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却一片寂静。打破这场寂静的不是销量,而是国美欠薪和苏宁亏损。10月28日,国美电器...
日期:11-18
拼多多出海的第48天 美国电商圈被打服了_拼多多走出国外了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近一支中国制造的新生力量,径直攻入了美国大消费的腹地,直接和亚马逊 battle 了起来,而且还是五五开。差评君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国内最受争议的电商平台拼...
日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