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xx到20xx,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2
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小熊开店"的动画情景。
2、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的商品真是样样齐全,还有小朋友门特别喜欢的物品,看看都有那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3、来了几位顾客看看他们买什么?
4、提出问题:小狗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1」你们能帮帮小熊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4=20「元」
「3」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5、小猫拿了20元钱也准备买坦克,请你们再帮它计算能买几辆坦克好吗?
「1」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0÷5=
「2」为什么这样列式,你能说出理由吗"?
「3」你是怎样想商的,请你们各小组讨论一下。
「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
所以20÷5=4,商是4。」
「先想5×?=20再想口诀?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商是4。」
「4」同学们想的都很好,那你们觉得用那一种方法好呢?「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好。」为什么?
6、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老师板书课题」原来用口决求商这么好,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老师出示题,学生说出商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天就要下雨了,小蚂蚁正忙着般家呢,他们干什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运完吗?
学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27÷3=9「只」
2、数学游戏小鸟找家。
「1」游戏规则:有着四个鸟笼,每个鸟笼上都有一句乘法口诀,一些同学得手上有一道除法算式,应用那句口诀求商,就把算式卡片贴在相应的鸟笼上。
「2」一群小鸟出去捉虫子,天黑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家吗?
「3」学生集体活动全班进行检查。
3、数学游戏二接力赛。
「1」游戏规则;7个小组代表7种动物如:小鹿队,小兔队,等等,黑板上有7组除法计算题每小组同学依次上台计算看那组同学做得最快就奖给那组同学一个奖杯。
「2」森林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接力赛,你们想不想参加?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各小组准备。
「3」学生进行比赛后讲评。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4
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版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播放一休的录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1:聪明的。
生2:爱动脑筋的。
生3:是个小和尚。
师:今天,一休想出个数数的题来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题目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把一休带给大家的小棒倒出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xx根。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在数以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数才能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数的速度要快;2、数的数量要准确;3、数的结果能让别人很快就看出来,而不用再去数。小组商量好了,就动手数一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数小棒,组长合理分工,记录数的方法和数的最后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数的方法。
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数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摆好,最后数了数,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50根50根地数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们数了数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组3:我们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以前学过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组小棒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商量,然后汇报。
组1:我发现1大捆是由10小捆组成的。
组2:我发现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组3:我发现10个十是100。
师:这l大捆和这10大捆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结。
跟同学们说的那样,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今天一休还请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师兄、二师兄和他的朋友小叶子,他们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数一千以内的数,都想出个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先接受谁的挑战?「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一休:你能估计出这些画面上有多少个「本」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小叶子:小叶子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闯关的游戏,小猫每闯过一关得100分,「演示小猫闯关的游戏」看完了小猫闯关的游戏,你知道小猫一共闯了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闯了10关;因为小猫每闯1关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个一百,所以就是闯了10关。
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苹果教案
大师兄:大师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收苹果的游戏,「出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986分,小猫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请你仔细数一数,看小猫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2」题中任选一个题目。
「1」从592数到613;
「2」数出897后面的。8个数;
二师兄:_____、_____、800_____、_____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798、799、800、801、802,我们1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802、801、800、799、798,我们1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全课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