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齐亮相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通信产业网|2024-09-09 11:29:12作者:廖志颖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9月7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以不同主题亮相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中国电信以“AI链接生态 安全智领未来”为主题,本次展览,中国电信设置筑牢安全屏障、助力湾区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科技创新引领四大展区,全方位展示中国电信在AI时代深耕网络安全的最新成果,展现中国电信在筑牢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屏障及助力大湾区民生治理、企业发展的突出成绩。
中国移动聚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反诈工作等,全方位展示其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联通携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平台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精彩亮相,展区以“数智融安,筑盾向新”为主题,涵盖云网安全、应用安全、业务安全、AI+安全、产业生态和广东专区等安全业务,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联通打造网络安全产业高地、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的最新成果。
中国电信:AI链接生态
此次博览会,中国电信展示了多项领先的安全技术与产品,以及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多项重大突破和应用。充分展现了其发挥云网融合的优势,以创新驱动网络安全防护,构建适应AI时代的全新安全屏障,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责任。
“云猎”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低空安全的守护者,以精准的侦测能力和高效的反制策略,一站式全方位保障低空领域安全,确保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不受侵害。
量子安全:中国电信的量子安全通话,利用量子信息技术提供加密通话和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政务、法律和商业通信的安全。量子加密改造是中电信量子集团提出的国内首个量子密码解决方案,结合量子安全技术和商用密码技术,提供基础IT架构和系统的量子密码改造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政务云和企业IT系统。
“天通+”引领产业发展:天通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中国电信倾力运营,提供卫星语音、短信、物联网及数据综合服务。2023年中国电信全球首发大众消费级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与短信服务,已与华为、荣耀、小米等厂商推出17款支持天通卫星电话功能的手机。
历年iphone销量占比
云堤抗D作为中国电信首创云网协同的“运营商级”抗DDoS产品,基于中国电信强大的带宽资源和骨干网的调度能力,在全球分布式部署36个防护节点,监控和防护IP超过1.7亿,DDoS防护能力超过5000G,实现对DDoS攻击的精准识别和全面防护。
电信数盾,精准对接企业机密保护、数据流监控及安全评估等关键需求,集分类分级、加密防护、防泄密机制、API安全监测等12项核心能力于一体,提供全面数安产品与定制化治理服务,服务客户横跨政务、通信、工业、医疗、教育等多元领域。
云原生安全运营平台,是天翼云自研云原生安全运营体系,包括云等保专区、主机卫士、云WAF、云防火墙、密评专区等核心云原生安全产品,将“云+安全”无缝融合,具备零部署一键开启、分钟级实现百倍弹性扩容应对突发流量、防攻击绕过导致防护失效等优势,满足企业云上安全需求,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围绕数字政府,以科技创新驱动数字湾区建设,促进区域社会民生治理,护航企业数字发展,中国电信以用户为中心、以客户安全为核心,全面保护客户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以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
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为城市治理提供综合安全服务,由辰安科技打造,结合辰思大模型和AI技术,为政府及相关单位提供跨部门综合安全服务,实现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与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
翼盾网信安全检测系统:首创基于5G切片专网+云化扫描能力的安全诊断产品,具有短时间、远程、大规模并发检测内网和外网能力,可为党政军、企事业单位提供高速、独享、隔离、安全、可控的扫描服务。
天翼安全大脑:构建云侧安全防护。利用云网安全数据优势和AI算法,构建云侧安全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下一代防火墙、流量控制等服务。协助客户构建云侧运营分析、边侧威胁阻断、端侧贴身防护的立体防护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安全防护需求。
可信通信:打造安全可靠的通讯环境,基于端到端的国密技术,在通话中使用数字证书签名验证的方式保障通信身份安全可信。该服务依据可信通信国家标准,可用于应对电话骚扰和电话诈骗这一社会治理难题。
SIM安全接入:融合量子加密技术,可作为移动端智能密码钥匙,提供身份认证、密钥储存加解密、数据安全读取和端到端安全传输四类基本服务,主要服务于有移动办公安全、业务数据加密保护需求的政企客户,为互联网移动办公安全接入提供综合保障。
天翼安全猫:聚焦中小微企业、商客、教育等行业,提供支付安全、监控安全、组网安全的“安全上网一揽子解决方案”。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份,提供全面威胁防护、上网行为统一管理、失陷主机精准定位等功能,并给出专业处置建议。轻部署、简运维、强防护、低成本,在同类安全产品中脱颖而出。
中国移动:科技创新引领网络安全技术前沿
着眼前沿技术,中国移动自主研发量子超级SIM卡技术,推出了“量子密话”、“量子密信”、“量子密邮”及“量子密盘”等一系列量子安全应用,为客户数据安全构造多重安全防线。
向日葵远程 漏洞
苹果手机抄袭
同时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前瞻布局,创新提出“1236”AI安全体系架构,助力构筑新一代AI基础设施安全底座。在AI安全风险防控方面,通过落实AI基础平台、模型算法、数据要素、业务服务、人员组织及防范技术滥用等六大关键安全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AI技术可信、可控与可靠;在AI赋能网信安全方面,聚焦网络安全等四大关键领域30个具体场景,通过AI+网信安全科创,提升核心安全能力。同时,协同“九天”大模型开展体系化安全防护实践,打造了网络安全大模型、AI+算网安全云脑等行业标杆案例。
网安为国,守护国家安全的稳固屏障。中国移动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实时追踪高级威胁组织近百个,坚决应对极限网络威胁;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消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风险,替换非自主可控软硬件,确保供应链自主可控。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会的运行的安全屏障。在维护数据安全上,中国移动不断探索零信任、区块链、量子加密等先进技术,做好重要及核心数据管理。与此同时,做好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维护10亿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相关数据在应急管理、智慧文旅、金融风控等领域广泛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网安为民,守护人民美好数字生活。为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数字文明造福人民,中国移动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国移动加强源头管控,深化推进“断卡”行动和黑灰产犯罪治理,协助捣毁窝点及设备6.7万个,累计报送黑灰产线索316.5万次;围绕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段,牵头开展反制技术创新攻关和试点应用。自主研发的“羲和·防诈卫士”是行业首款全场景防诈服务产品,首创“预防+补偿”双重保障机制,为人民群众构建识别+预警+守护+理赔4道防线。由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研发的猫头鹰反诈平台,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数智化防控、多层次预警、信息化赋能。
针对近年来困扰公众的垃圾信息、“短信炸弹”、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中国移动已经形成成熟的治理体系。
中国移动通过高频骚扰电话防护(来电免打扰)产品利用网络侧拦截技术,将用户来话触发到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平台,提供骚扰电话拦截及防护功能,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同时支持来电分流,引入AI自动应答技术,实现来电代接、AI智能交互、来电意图识别,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骚扰防护功能。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在网络安全领域,人才是支撑网络强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中国移动进一步加快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梯度培育,健全网络安全职业培训标准和认证规则,培养实战型网安人才。
打造网络安全领域人才“蓄水池”,中国移动做优顶层体系,率先构建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参与编制我国首个网络安全人才能力要求国家标准。中国移动明确了“安全规划与管理、安全创新与研究、安全工程、安全运营、安全产品与服务和安全审计与评估”六大专业方向,引导人才资源在各专业方向按需分配,推动解决人才结构的突出问题。
中国联通:数智融安 筑盾向新
构建基础安全能力,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全。中国联通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安全,发挥31省全网数据集中优势,凝聚产业力量,构建了覆盖云网安全、应用安全、业务安全、内生安全、数据安全等五大领域的一体化安全产品体系,构建协同发展健康生态,加速打造网络安全新质生产力。
构建中国联通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可实现全球范围的攻击监测、威胁情报收集、安全态势分析和攻击溯源,为开展网络安全运营工作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已服务联通内外部单位及系统超过2000家,在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率先建立集团级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平台。构建起“实时发现-智能拦截-精准处置-快速核验”的反诈治理体系,有效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功守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打造多源情报融合的威胁情报中心。每日汇聚海量情报,精准预警APT、僵尸网络等威胁,为金融、教育等领域提供即时防护,实现从预警到秒级响应的跨越,引领主动防御新趋势,有力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AI赋能安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中国联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内生安全、数据安全及业务安全多个领域,打造元景大模型,形成人工智能内生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数据安全平台、元景警务大模型等系列成果,为全球大模型时代的安全治理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与“联通智慧”,提升智能化、集约化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在电信诈骗场景全面赋能公安警务提质增效。这些成果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业务效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强化产业协同,营造相融共生的良好生态。中国联通深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联通作为产业链链长头雁领航和群雁聚力优势,携手产业各方,聚力打造联合创新的核心技术圈、优势互补的安全能力圈和互利共赢的产品服务圈,进一步营造开放共享、相融共生、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
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构建“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基于全新的云地协同、内外互动的运营体系,联合34家生态合作伙伴,聚合200余款安全组件,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一体化安全运营服务,构建了安全技术体系化、安全数据集中化、安全管理可视化、安全服务标准化、安全运营流程化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机制,推动安全产品向安全服务转型、安全集成向安全运营转型。
推出全国首个产业链安全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安全荟”产业链安全云市场。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圈中发挥领航作用,联合了百家合作伙伴共创140余款产品,为千行百业提供丰富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推动构建融通共生新生态。
打造首款全国产化网络安全领域专用编程语言—YAK。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及四维创智等国内团队自主研发底层编译器及栈机虚拟机,共建真正意义上国产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开发语言,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2023年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联通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责,拓展联网通信、算网数智主业,着力发挥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链实现新跃升!(廖志颖)
华为鸿蒙系统支持苹果手表吗
责任编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