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圈不断,困惑待消:进击的运营商专业公司 通信产业网|2024-08-13 08:37:27作者:高超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高超)四年一度的世界体坛盛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在过去的17天里,在人们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的同时,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因为豪华的解说阵容与丰富的直播赛事资源,再次出圈。
在此之前,联通在线、联通华盛、智网科技等中国联通专业公司集体亮相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以一系列“AI+”创新产品受到广泛关注,让行业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联通。年初联通在线的数字人也大放异彩。
而深耕云计算市场十余年,已跻身中国云计算市场第一阵营的中国电信专业公司——天翼云早已声名在外。中国电信还在运营商中率先成立低空经济专业公司,继续扩大业务版图。
运营商成立专业公司不仅是面向市场的商业布局,更是央企完成核心功能、提升核心能力的产业布局。
专业公司既是三大运营商转轨发展的抓手,也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和国资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形成“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新格局,实现业务板块清晰、解决“小散弱”问题等。三大运营商专业公司成为落实这项新要求的重点对象。
那么,两年以来,运营商专业公司“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落实情况如何?业务布局呈现了哪些新变化?还有哪些新挑战和老问题。
新增7家专业公司
据工商注册信息,《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统计,今年上半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直接设立的专业公司共有7家,业务覆盖算力、低空经济、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既有对现有业务领域的加深,也有对新业务领域的探索。
中国电信设立的专业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甘肃算力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信无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甘肃算力是今年1月注册成立,是中国电信在算力网络领域布局的第3家企业。公开资料显示,甘肃庆阳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中国电信在这里设立算网相关企业,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电信在算网领域的布局。
中电信无人科技成立于今年2月,是中国电信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的第一家专业公司,也是三大运营商布局的首家低空经济专业公司。苏州低空科技是中电信无人科技的子公司,两家公司共同肩负中国电信探索低空经济新业务的责任。
中国联通设立的专业公司也有4家,分别是联通(广东)网络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有限公司、联通(青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联通(广东)网安科技成立于今年1月,是中国联通布局网信安全领域的第4家公司,也是作为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中国联通,在网信安全领域布局进一步完善的最新动作。
游戏vr设备推荐
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成立于今年2月,由重庆市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是中国联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首家专业公司,也是中国联通落子智慧乡村的重要一步。
联通(怀来)大数据成立于今年3月,是中国联通面向大数据业务成立的第4家专业公司,也是中国联通近一年来成立的第2家大数据专业公司,说明中国联通布局大数据业务的节奏正在加快。
联通(青海)产互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是中国联通整合地方产业互联网业务资源,成立的第29家省级产互公司,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联通在全国一省份至少布局一家省级产互公司的目标即将完成,也将持续加速中国联通在当地的产业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中国移动并未在上半年注册成立新的专业公司。
从运营商今年上半年落子专业公司的情况来看,面向B端的数智化业务和新兴业务仍然是布局重点。而且也看到,运营商在B市场的触觉更加敏锐,能够快速地跟进产业热点,向新兴业务布新局,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一业一企、一企一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央企,三大运营商按照“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要求部署工作,积极梳理业务布局,成熟一项业务,独立设立一家运营实体,稳步推进新格局的形成。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统计,2011年以来,三大运营商成立的主要专业公司共有132家,其中有77家是2019年以后成立的,且基本面向第二曲线业务。
这些面向第二曲线业务的专业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新基建,包括云服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另一类是数字化交付服务,包括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教育等。
在数字新基建类中,三大运营商面向云服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均成立了独立运营实体,比如云服务领域的天翼云、联通云(联通数科)、移动云(中移软件),物联网领域的天翼物联、联通数科、中移物联网。不过,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仅有中国电信成立了独立实体——中电信人工智能,中国联通主要由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牵头开展相关业务,联通在线也负责部分业务,而中国移动则由中国移动研究院下设立的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负责业务开拓。
在数字化交付服务类中,三大运营商独立运营实体的设立较为灵活,部分企业是按照“一企一业”布局设立的专业公司,部分企业是按照服务区域不同设立的综合性专业公司。比如,中国电信面向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乡村等行业分别设立了中电信数政、天翼交通、中电信翼金、天翼乡村等专业公司;中国联通面向全国28个省份,整合区域内数字化交付服务团队,以“一个联通、一体化服务”的原则设立了区域性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中国移动既有专职运营大数据和智慧中台的专业公司——中移动信息技术,也有同一独立实体同时开展不同业务的专业公司,例如中移成研院的主要业务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乡村、智慧教育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也都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向新兴领域布局,成立了一系列新专业公司,比如面向低空经济领域,中国电信成立了中电信无人科技;面向新一代CDN产品领域,中国联通与腾讯合资成立了云宙时代;面向节能和新能源领域,中国移动成立了中移能源等。随着新业务、新需求的不断出现,三大运营商还会尝试成立新的专业公司,开拓新版图。
从专业公司布局来看,三大运营商2022年之后成立的新专业公司,基本遵循了“一企一业”的要求,但是此前成立时间较早的专业公司,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调整过业务发展方向,可能会与其他专业公司存在业务重合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梳理完善,满足“一业一企”的要求。
新挑战与老问题
当迈入5G数智化时代以来,三大运营商专业公司布局明显从C端的消费者市场向B端的行业市场延伸。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实践,运营商对专业公司设立运营与新型业务能力生成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对目前所面临的新挑战与老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近日的一个公开活动上,一位运营商高层领导指出,当下,运营商有两方面困惑。一方面,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总量稳中有升,但增速明显趋缓,增量并未增收。另一方面,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仍然较低。与此同时,新兴业务市场也是一个相对大开放、弱监管的市场,运营企业的平均毛利更低,而且项目化、定制化的服务交付方式,也意味着客户回款时间更长。运营商专业公司所在市场大部分都是新兴业务市场和行业市场,更会遇到这些新挑战。
据财报,2023年,三大运营商应收账款合计达1256.18亿元,同比增长32.6%,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2.5个百分点。三大运营商2023年营收总额达1.89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2%。而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应收账款843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53.7%,较去年同期增长18.3%,营收仅同比增长3%,政企市场营收同比增长7.3%。2023年全年和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说明,经营收入与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数值均小于同期应收账款的同比增长值。虽然应收账款增加所带来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依然对企业的毛利增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与运营商传统业务领域相比,很多运营商专业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更加突出。
苹果商店忽然变成英文
联想智能家庭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运营商专业公司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一些在第二曲线市场遇到的老问题再度引发行业思索。
众所周知,第二曲线行业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碎片化的、定制化的市场,运营商不仅要面临同行的竞争,还要应对来自ICT产业链其他企业如设备商、互联网企业等挑战。例如在云服务市场,运营商“三朵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在很多项目上展开过激烈竞争,期间互有胜负。
三大运营商专业公司的外包情况也比较突出。在很多政企项目中,运营商专业公司中标之后,或因自身能力有限,直接将一定数量的业务外包至第三方,让渡了部分收入。在家庭宽带市场,运营商大部分安装、运维工作也交给代维方负责,减少直接了解客户问题、需求的渠道,会对专业公司深入布局FTTR、智家组网等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新挑战与老问题,运营商专业公司的布局与经营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何深耕优势领域、提质增效,如何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对于经营者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破立并举 做强专业
运营商成立专业公司不仅是面向市场的商业布局,更是央企完成核心功能、提升核心能力的产业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这为央企专业公司改革管理指明方向。
《决定》对央企专业定位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这要求运营商继续围绕自身的功能定位、主责主业,锚定关键行业与关键领域,设立和运营专业公司要坚持“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升专业公司的“专业”能力。
针对专业公司所向市场第二曲线业务的挑战,央企管理者部门要统筹施策,根据不同专业公司的特点和共性,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比如,对于大部分专业公司客户回款周期长的问题,运营商专业公司既要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做好收支合同衔接设计,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还要时刻跟进项目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做好风险预案,才能在长周期项目中赢得主动。
对于业务外包问题,运营商专业公司要全面评估业务布局、能力生成与集团战略协同等要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企业新质发展的策略。与自身功能定位、核心能力息息相关的部分,要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可以在严控成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条件下,将非核心业务适当外包,提升专业公司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能力。形成专业能力而不是形成“外包联合体”,应是设立专业公司的初心。
同质化内卷式竞争在行业内逐渐凸显,运营商专业公司同样如此。针对这个问题,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着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表态防止内卷式竞争,释放了更加鲜明的信号。这将要求专业公司坚持不能搞内卷式竞争,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专业公司既是运营商从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转型的舵手,也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主力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为运营商,特别是专业公司未来的新质发展擘画了新方向。
术业有专攻。在数智大航海时代,期待运营商专业公司都能成为定位明确、主责突出、能力强大的“专精特新”的通信力量。
责任编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