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大模型成为热点话题。大模型不仅会“作诗”,更会“做事”,这是越来越多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共识。那么面向通信运营领域的网络大模型有哪些应用?能带来哪些收益?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移动也首次将网络大模型应用到日常生产实践中,赋能杭州“智慧亚运”。
联合打造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为确保保障团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实时、精准、便利地获取相关业务、用户、网络情况,浙江移动联合华为GTS算法专家团队、东方通信团队,基于省内昇腾算力资源,联合打造了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并在亚运会开幕式前成功上线应用。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与浙江移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网络智慧保障平台相结合,将工程师意图直接转化为对网络状态数字孪生的查询与分析,可以让保障团队以“对话”的方式,秒级获取现网信息及各维度统计分析,保障工作高效、准确、有序地开展。
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的方案本质是Data Copilot,面向数据查询与分析场景,围绕网络状态数字孪生进行元数据抽象,端到端打通多领域知识治理、模型微调及提示工程,让模型懂网络、懂数据。该大模型还可构建多元异构元数据知识库,发挥大模型的理解力、创造力,同时抑制其过度灵活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让大模型具备稳定的专业能力——具有准确的查询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大模型“数智脑”。与大屏(亚运“指挥官”)和APP(运维的“遥控器”)两个触点结合,问质量、算指标、查知识、作指挥,实现网络运维领域大模型的首次生产应用(如图1),实现一切皆可知、一切皆可控。
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四大应用场景
“请告诉我,国内的游客都来自哪里?”大模型快速给出“安徽、河南两省游客最多”,并自动生成用户分析图谱。“请告诉我,现在大莲花附近地铁站的人流情况。”大模型快速分析出人流情况并给出准确答案。“以前运维人员需要通过查询多个系统,才能给出有限的信息;现在只要对着大模型说出你的诉求,它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你最准最全的信息。”浙江移动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亚运保障中引入运维大模型技术,工作人员通过问答的方式掌握每天网络运行情况;实时了解亚运各个场馆的网络质量、人员分布等情况;智能获取运维知识,采取精准保障措施应对突发事件;连接各个平台,精准掌控应急处理,助力亚运应急调度。
华为p50pro分屏设置
基于亚运大模型探索实践,合作团队逐步将大模型运用到网络运维各个场景,实现网络领域对话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其中知识和数据模型沉淀,应用于日常的网络运维,包括300多个数据模型,1万多个网络指标,5000多个手册、措施、案例,向量化专业知识库等。具体的四大应用场景如下(如图2)。
场景一:亚运保障网络运行问答,如亚运日报/小时报、家底数据、监控日报等。
场景二:亚运保障大屏问答,如大莲花场馆人流量、现场保障情况、漫游用户等。
场景三:亚运保障常识问答,如亚运基本常识、公司应急保障政策及方案等。
场景四:通过大模型发起视频会议,多种专业协同进行突发事件处理。
网络大模型业务成效与收益
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全面提升亚运保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保障工作的技术门槛,使保障工作不再依赖于领域专家。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亚运保障网络大模型的主要使用群体有两类:一类是运营商与政府各级管理者、非技术人员,另一类是跨专业领域进行信息查询的技术人员。这说明大模型在降低技能门槛、快速普及知识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
智博会新闻发布会
同时,基于本次亚运大模型的实践,浙江移动应用场景探索、语料数据梳理、大模型效果验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等,其对大模型未来的应用有如下预期。
预期一:大模型学习海量的网络运行报告交,提炼关键价值信息;运维人员以问答形式快速、精准提取需要的信息,可以减少30%的网络监控工作量。
预期二:通过数据治理将关键网络、经营数据整理到数据库,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作为员工作业的信息助手,为现场综维、故障定界、客户投诉、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预期三:通过网络大模型面向社会、政府、企业提供网络相关数据查询和信息共享服务,为数据变现提供更便捷的技术手段。
网络大模型的商业价值在运营商层面已经形成共识,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启动了网络大模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预测,未来2~3年网络大模型会形成规模化应用,真正应用到运营商的生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