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已知的事情,都并非是人类一开始就知道的,而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答案。比如说世上的植物,一些有毒,一些却能够治疗人类的疾病。又比如说春天是生命复苏的季节,冬天却是生命倦怠,容易沉睡的季节。但即使人类的历史已经很长,却还是有很多问题处于未知状态,比如说人死了之后会去哪儿?
或者说人死了之后会有灵魂吗?这样的问题从数千年前开始,人们便一直很好奇,却始终没法知道答案。一个是因着人没了之后再也不会回来,想要知道答案的前提,却是有人付出自己的性命。第二是即使人死后真有灵魂,可如何告知现实社会呢?所以这个问题比较难解,不过另一个问题却能给出一部分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头身分离,人是否还会有意识。
这个问题不似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如此难解,它是能实验的,前提是有人愿意付出自己的性命。而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愿意实验一下。他就是——安托万-洛朗·拉瓦锡,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生于1743年8月26日,逝于1794年5月8日,法国人。他25岁的年纪就成为了当时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27岁那年又在学者都坚持四元素说的情况下,通过实验驳斥了这一观点。
华为p50pro最新官方消息发布
又在燃素说成为主流观点之后,拉瓦锡再次开始实验,否定了这一说法。并从实验中发现了并命名了氧的存在,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氧化学说彻底推翻燃素说。除去氧,他还发现并命名了氢气以及确立硅的存在、硫只有一种元素。最重要的一项应当是帮助构建了度量体系,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氢弹,帮助改革化学术语。
不光研究化学,拉瓦锡还在政界有所作为,而这最终要了他的命。熟悉历史的应当有所影响,拉瓦锡的晚年,正是法国大革命最激烈的时期。很不巧他有一个敌人,那人名叫佛克罗伊,也是一位知名学者。说来这位还受过拉瓦锡的帮助,没想到他却试图解散科学院,还通过国会的暴力达到了这一目的。
拉瓦锡自然想要保护科学院,所以向社会发出了呼吁,警告学术不能毁灭。还没等有什么成效,出了问题,原因是他在1769年当上了包税官。又在1771年,娶了一位征税承包业主的女儿,这在当时巩固了他包税官的身份。虽然他很少参加波旁王朝的横征暴敛,可当革命来临,因这层身份自然也在被革之列。
佛克罗伊之流则正好抓住机会抨击他,1793年11月28日,包税组织28名成员全部入狱。里边就包括拉瓦锡,学术界震动了,纷纷出面要求赦免他。可惜国会已经被激进党控制,各学会的请求未能应允,反而更加严厉。1794年5月7日,28名成员全部被处以死刑,预订在24小时内执行。
小米隐藏视频怎么打开
拉瓦锡此时已经不在纠结生命,而是想到自己从前思考过的问题,人的头颅没了之后还有意识吗?他决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再做一次实验,拉瓦锡找到了刽子手,约定自己砍下后尽量多眨眼。以此来证明是否有感觉,最终他眨了十一次,也就是说人头颅分离后还有意识。不过这一说法没有被记载在正史之中,真实性有待商榷,很难说明其究竟是否为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