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今年以来,ChatGpt和大模型的普及,让人们看到了机器人具备智能性的可能性,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华为Mate50或将于10月发布
《意见》表示将从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三类方向拓展场景应用。一是加快人形机器人在特种环境应用,面向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需求,强化复杂环境下本体控制、快速移动、精确感知等能力。二是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在典型制造场景实现深度应用。三是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服务应用,满足生命健康、陪伴护理等高品质生活需求,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农业、物流等重点行业应用落地,提升人机交互、灵巧抓取、分拣搬运、智能配送等作业能力。
百度地图显示旅游景点
腾讯涨薪速度
未来,工信部将从以下四方面加强保障措施,推进《意见》落地实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同。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推进技术攻关、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安全治理等工作。
二是完善产业政策。推动实施人形机器人创新工程,围绕专用软件、核心部组件、整机及应用示范等重点任务加大投入。
三是加快人才引育。加强人形机器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加强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四是深化交流合作。拓展人形机器人国际合作空间,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