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特斯拉:马斯克 “万亿帝国梦” 还有多远?_特斯拉ceo马斯克获110亿

发布时间:2023-09-20 17:06:1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对于今年的投资人而言,开局满仓特斯拉 + 英伟达,妥妥王炸状态。英伟达在这波 AI 浪潮中有故事、有业绩,是妥妥的王者局面。

但今年开局差却一路开挂的$特斯拉.US ,到现在涨幅已有 120%?它到底是涨汽车还在 AI,估计很多人也说不清楚。

而经过 2 年半魔性涨跌之后,特斯拉股价再次回到 2020 年末造车故事驱动估值之际,大摩一篇完全不谈卖车、单纯靠 DOJO 吹特斯拉 AI 故事的报告,给特斯拉高大上 “变种汽车人” AI 故事又添了一把火。似乎在短短一段时间,特斯拉已经从 “恶战群雄” 的汽车制造业进入了 “笑傲群雄” 的 AI 行业。

那么,围绕特斯拉的资本故事到底有多少,特斯拉到底是造车公司还是 AI 公司?

在距离上次深扒特斯拉两年时间之际,海豚君带着全新的认知,再次带领大家一起深度了解一下特斯拉。

一、再天花乱坠,造车还是第一位的

在今年特斯拉的半年一倍拉涨过程中,海豚君再次见证了各种层出不穷的神化故事。储能故事已经不算什么,FSD 再造特斯拉、3000 亿美金的充电桩业务,还有上千亿美金的机器人业务……。

但在海豚君看过苹果、小米等以硬件起家、实际讲硬、软混搭闭环 “双飞轮” 商业生态逻辑当中,没有坚实的硬件打底,软科技故事更像是无缘之木,基本很难讲成。

而观察特斯拉的商业生态布局和创收来源可以看到,分析特斯拉绕不过对于它的 “硬件” 底座——造车业务的壁垒理解。

所以海豚君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从造车说起,先看一下特斯拉造车业务的商业壁垒、主要市场新能车市场边际变化,以及自身产品周期,以此来理解这部分生意的商业价值和估值区间。

二、造车业务到底有没有壁垒?

在目前海豚君看的无论是纯粹的 to B 制造业、带品牌的 to C 制造业,还是软硬互联的品牌制造业,壁垒的构建,一般不外乎高产业链价值、独传的技术、闭环的生态、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其中最强如 ASML 一样望尘莫及的技术实力,其次台积电也是如此;其次是技术 + 闭环生态,这一阵营里海豚君核心看到的是英伟达;技术 + 闭环生态 + 品牌 + 规模,这里的代表是苹果,未必每样绝对尖端,但放在一起的化学共振效果,就是最强的市值翻倍利器。

而这些公司财务端的表现,普遍特征都是规模和市占率体量下、可观收入基础上,有着同行们望尘莫及的毛利率水平。

而 to C 制造业在软硬共振的闭环能力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同时技术领先水平差距没有足够高的品牌制造业中,壁垒核心是看核心技术的领先程度 + 核心能力的自控情况 + 产业链布局。

而在海豚君看来,特斯拉正处在这个阶段当中。海豚君就围绕着造车这个事情,来梳理一下目前特斯拉在造车、卖车这个事情上的核心布局:

归纳完这一部分,海豚君大致有三个判断:

1)特斯拉一脚品牌一脚制造的双重属性,在 “销” 上的布局和打法带着非常明显的互联网爆款玩法属性,自营能力够强,也比较突出。但这部分的核心——品牌更多是壁垒构建的结果,并非原因。

2)产能端:海豚君注意到不同于手机这种流程和工艺标准的小件通电产品可以直接代工,和白电、电脑这种可以一地产、全球卖这种中型体积通电产品;汽车作为客单价塔尖的 C 端最大体积、最多部件的通电消费品,基本意味着不同于手机行业的代工,虽然技术水平最为重要,但工厂自营、产能效率同样重要(内心 OS:质疑蔚来这种代工模式造车)。

3)在壁垒构建的核心——技术水平上:特斯拉虽然整合能力很强,但作为新能车老大,三电技术,也是降本上最为核心的电池技术布局较晚,电池产业链自控力不足。

而根据木桶原理,盛水多少不取决于长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子。而且也因为电池的布局晚,自产 4680 产能爬坡上不来,也是导致整车降本速度相对较慢的主要原因。

总体感受:虽然特斯拉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角度,通过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以新能车的形态对造车流程和卖车打法做了由内往外、改头换面式的大改造,最终把一个壁垒基本没有、毛利率常年徘徊在 15% 左右的制造业,往上拔高了一下门槛。

但从布局形态和对手差距来看,这个并非是类似 “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有,但差距巨大,对手很难追赶” 的高壁垒生意,改造之后的造车业务壁垒虽有但弱。

而从公司估值的维度,一个高 PE 公司长期视角的两大驱动力:a) 自身在行业红利下高成长;b) 走出行业成长红利后,只有自身壁垒足够高,或者越来越高,才可以保住 PE 或者继续拉高 PE。

比如,苹果在 “硬件” 故事时代基本是以产品驱动的 PE 波动,且波动范围不过是 10-20 倍之间,它也是落地软硬双吃的 “互联网” 故事之后,才有了系统性拔估值,波动在 20-40 之间,稳定站上 20 倍。

再如,宁德时代,属典型自身有壁垒,但不是足够高,在行业高 Beta 时期,PE 可以拉过上百倍,但行业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时候,由于自身壁垒不是足够高,公司需要在市占率和毛利率做取舍的时候,PE 一路从 150 倍掉到了 20 多倍。

而基于前辈们的经验,来比照当前 PE 高达 70 倍的特斯拉,在造车弱壁垒情况下,高估值除了画饼性的想象力估值,更脚踏实地的判断是在于对卖车成长性的判断,这才是它估值的底座。因此,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特斯拉以后卖车的成长能力到底如何?

三、卖车路上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特斯拉曾在 2021 年时候给出过一个每年复合 50% 增长的整体汽车销量目标,今年初市场从供给为王转向需求主导时候,公司给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说明——50% 的增长是选在了一个 2020 年的低起点,那年正是上海工厂投产、Model 3/Y 开始爆量的时候。

在这个大销量的框架内,海豚君在看待销量成长空间问题上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是看核心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空间;第二是看特斯拉的产品供给。

3.1)在美国还有多大机会?

海豚君这次研究特斯拉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的研究员基本寄希望美国特斯拉销量奇迹,主要是因为目前美国新能车市场渗透率很低,觉得拜登的新能源政策执行后,美国的新能车市场渗透率走势能够 “COPY” 中国和欧洲。

而人在美国的研究员则觉得中国电动车市场教育超前、基础设施靠谱,特斯拉在中国产品竞争力不错,还能继续 “惊喜”。

但现在看完美国市场的情况,海豚君倾向于认为,美国渗透率确实看着有希望,但1-2 年可视维度之内,美国市场也不是那张能够制造惊喜的 “王炸”。来细挖一下美国市场情况。

一)美国渗透率为啥那么低?

这个问题的说法非常多,诸如:

a)共和、民主背后代表的商业利益集团博弈,导致新能源政策没有连续性;

b) 美国用电成本高,油、电价差吸引力不足等等;

c) 以及美国基础设施差、车桩比不够;

d) 美国电车价格不够接地气,燃油车和电动车价差较大;

但这些在海豚君看来,除了第一个是一个重要因素之外,有的要么只说到皮毛,要么偏因果倒置。比如说油电价差角度,欧洲其实和美国差不多;车桩比的解释一定程度上是结果不是原因;而燃油车和电动车价差的问题,其实对于美国人民单车价格不高于 5 万元的心理价位关,Model 3 降价 + 联邦补贴 7500+ 州补贴 2000 美元后,最低起售价已经可以做到 3 万元了。

但拜登补贴开启、特斯拉开打价格战等等之后,截止到目前,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渗透率并没有快速拉起:新政 23 年初开始实施以来的渗透率拉升不到两个百分点,还没有渗透率放慢的中国拉得快。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海豚君有两个想法:

1)美国目前新能源政策的思路更多是要在一个美国认为未来大产业的大方向的基础上,搭建产业链自主、安全和竞争力。

从下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新政策有着明显的政策意图:

a“北美” 组装、“北美” 电池产业链;

b 打击进口,进口车无补贴:欧洲、中国显然没有明文强制要求这些内容。相反,中国新能车的崛起,本质上就是引入外来的 “老虎”,欧洲也没有拒绝特斯拉这种 “进口商品”。

c. 因产业链建立需要带头大哥,所以新的补贴不搞雨露均沾,支持本地头部新能源整车厂做大做强。

马斯克暗示特斯拉

d. 无油改电的迫切驱动变革需求

中国、欧洲两个依赖石油进口的地方,有断供油车的时间节点、新能车的销量占比等强制要求的内容,背后的核心是引导汽车动力从油改电的能源安全思考。

而美国石油产量不仅自供还有外供,能源供给足够安全自主,切换需求并不强烈。单纯从 ESG 的角度出发的话,以丰田技术为代表的普混节能车也能达到排放标准。

而在结果印证上,从下图可以看到,不像在中国,普混节能车几乎已经失去了存在感,在美国市场,普混车还是省油车市场半壁江山级别的存在,而且并没有因为 2023 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狂掉。

a-d)四点放在一起,基本意味着指望美国新能源补贴重新到来后,美国新能车渗透率 “COPY” 中欧路径的几率非常小,毕竟自主、自控的北美供应链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

2)优质车供给不足

对于优质新能车供给差问题,海豚君大致看了一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a) 美国市场在车型供给更少

电动汽车出行沿途充电站

中国目前电动车市场上有将近 400 款电动车供给,欧洲有将近 200 款车型供给,而对比美国则不到 100 款,缺少车型供给也是美国新能源渗透率落后于欧洲市场很重要的原因。

马斯克揭秘特斯拉

目前美国转型新能源的老牌车企集团相对较少,目前也只有福特,通用和 Stellantis三家,而新势力存活下的也只有 Rivian 和 Lucid 两家。市场上美系车系提供的新能源车车型也不过 20 款左右,车型供给相对较少。

但美国新能源车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在美系车仅能提供 20 款车型的情况下,美系车企市场份额从 2020-2023 年仍然能一直维持在 71% 左右,而美系车企中,特斯拉一家独大,仅特斯拉一家的市场份额就占了整个新能源市场约 50% 左右,有量产能力的好电车基本全靠特斯拉。

另外在总供给少的情况下,供给结构上中国纯电渗透率的提升一部分靠平价车比如宏光五菱或者是海豚等。

但这块贡献美国 25%+ 的市场里(A-C 型每年销量约 390 万辆),纯电渗透率 2022 年轿车 (A-C) 型渗透率仅有 3.6%,SUV(A-C) 型渗透率也只有 4.9%,明显低于同期美国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 6.9%。

无论是特斯拉,美国新势力玩家或老牌车企转型新能源,都更专注于更大或更豪华的车型,没有做这类车。美国类似车型主要是雪佛兰的 Bolt 和 Mini Cooper,价格约 3 万美元。特斯拉定价 2-3 万美元的便宜车型还需要时间。

b) 带电量不匹配需求,性价比不高

根据美国 2022 年车型销量来看,销量排名前 10 的车型中有一半都是皮卡,剩下几乎都是 SUV。超大尺寸与超能装,是美国热销车型的核心特征。而对大尺寸 SUV、皮卡需求高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对于汽车跑得远的要求高。

这样的需求基本必须匹配大马力,而新能车要替代就要做到长续航。但看一下美国当前新能源车排行榜前 10 的车型里,续航明显有问题。

对比小鹏 G6 大约 3-4 万美元的定价下续航达到 580-755 公里,美国热销车型的续航普遍不到 600 公里。Rivian 最高不到 600 公里的皮卡售价飙到了 7 万美金,而福特比它尺寸更大的燃油皮卡价格最高不过 4 万美金。另外,目前美国的热销车型中,还充斥着一些油改电的产品。

c)美国电池供应链底子弱

长续航的需求本来可以通过充电桩或者直接建立电池产业链、提高电池产品力来实现,但美国车桩比不足的情况下,电池产业链也比较弱。

电池作为汽车电动化的核心部件,占到了纯电车成本的 40-50%,而且一块电池背后有从矿、材料、正负极、隔膜到电芯、PACK 等一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然而特斯拉作为龙头老大,早期在美国没有去做自控,导致美国电池产业链基本为零。

根据国际能源署 5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仅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 10%,而中国占到了 41%。动力电池市场差距更大:美国在动力电池产能只占到全球的 7%,而中国则占到了 73%。

分析到这里,其实可以看到,优质车供给不足的背后又与美国的政策意图挂上钩了——本身政策连续性差,导致产业链底子薄,而新的政策不着急动力切换、排斥外来车和外来供应链,

新的补贴政策颁布后,当前产业链基本是在建状态,等到能投产,基本要在 2025 年之后了。也许 2025 年之后,才能看到美国新能车市场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

vivox90最新消息几月份发布

二)特斯拉在美国的 “江山” 好守住吗?

在美国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一直是无敌级别的存在,但由于渗透率低,早期市占率并没有很强的参考性。但市场原本的期待是,拜登新能车补贴 + 特斯拉狂降价,应该能够带来美国市占率的企稳,然而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并没有。

海豚君细看上半年市场份额增加的两家主要是通用的两款小车 BOLT,以及 Stellantis 新推的插混车型。而这两个也分别对应着前面海豚君所说国内已经印证的两大趋势:平价小电动车的渗透率拉升机会,插电混动车的超跑机会。

但截至目前为止,份额的丢失基本都是因为美国电动车是一块白纸市场,对手份额的提升主要是错位竞争,在价格类似、大小类似的车型上,主要是混动车抢占了特斯拉的份额。

那么接下来,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会被对手大量瓜分吗?海豚君这里给特斯拉目前在美国的市场竞争对手做了一个大致梳理,核心判断如下:

vivo x60pro+搭载骁龙875

a) 福特:转型偏慢,缺乏新的爆量车型及无自有电车平台,2024 年年产目标 60 万辆实现难度大

b)Stellantis:在美国主打的混动车型中短期解决美国基础设施及电池产业链不完善问题, 对纯电车市场份额会有挤压;

c)大众: 拥有自己的电动化平台能快速推出新车型,最大劣势在于软件系统,但已经和中国地平线及小鹏合作解决问题,大众主要以中国和欧洲作为重点市场,在美国推出车型较少,但电动化转型已经比较成功,未来主要看大众在美国的规划;

d) 通用:凭借雪佛兰小车车型打开美国市场,优势在于 Ultium 纯电平台及计划建造自己的电池工厂实现降本,庞大的油车业务为电动车业务贡献现金流;

e) Rivian:冉冉升起的新势力,凭借自研 Enduro 电机解决供应链瓶颈同时达到降本目的,但追赶特斯拉在于产能的扩建及 R2 平台更平价车型的推出,需要公司完成 24 年正毛利率目标来获得资本市场信心来获得融资;

f)Lucid:定位高端豪华电车路线明显疏远了大众市场,美国目前电动豪华车市场容量仍然太小,需求疲软一直是 Lucid 面临的难题;

(PS:对同行的梳理,详细数据可私下与海豚君沟通)

美国市场整体来看:

1)小结:对美国新能车市场复盘可以看到,美国渗透率低的背后是政策连续性问题,导致产业基础薄弱,也是政策意图问题,一两年内可能比较难复制中欧新能车市占率猛拉的景象。

2)当缺纯电低价车和混动车的情况下,特斯拉市场份额下行几乎是确定性事件。而它的份额大概率会是被混动玩家 Stellantis 吃一些; 通用、Rivian 可能会抢夺 Tesla 的市场份额,Lucid 基本没戏,大众主要看在美国的战略规划,目前看不清楚。

本篇分析暂终于此,作为特斯拉的深度三部曲,海豚君接下来还会深挖中国和欧洲市场、特斯拉卖车的终局猜想,近期边际变化,以及电动车的智能化未来,敬请持续关注。

<此处结束>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华为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比「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3万亿!华为去年前三季度砸1100亿搞研发」
1月20日消息,今日,从国家统计局官网获悉,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30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RD经费投入强度较快提升,跃上2.5%新高度。三星z fli...
日期:01-21
全国首个“东数西算”枢纽水利算力新基建上线运行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19日,在2023年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大会 第二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上,国家数字孪生水利算力宁夏枢纽节点揭牌,黄河云正式上线运行。iphone12相机传感器i...
日期:08-21
25吨直接入轨!未来 长征五号B火箭每年要打4-5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作为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梦天实验舱发射在即,而执飞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也已进入关键的加注发射阶段,新胖五”蓄势待发。i5 10400 rtx2060...
日期:11-11
联想网站「联想网络大学」
是联想集团旗下的在线教育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该平台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教育服务。redmi 无线充电5g手机ipho...
日期:05-29
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案两项涉诉专利被判无效 反转?
【】8月4日消息,中创新航发布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就宁德时代拥有的“锂离子电池”和“正极极片及电池”两项发明专利作出无效决定。中创新航在公告中称,公司分别于2021年8月...
日期:09-18
华为决定了!5倍 薪酬_华为5+倍薪酬是多少
2019年6月,华为第一次提出了天才少年”招聘计划从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有志青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华为的组织,激活华为的队伍。”当时,任正非表示,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
日期:05-20
笔记本显卡天梯图2023最新排行榜「笔记本 显卡」
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而显卡又是影响笔记本电脑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择笔记本电脑时,显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本文将重点介绍笔记本...
日期:06-03
晶瑞电材:ArF(193)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正式启动(晶瑞光刻胶技术突破)
  12 月 16 日消息,近日,晶瑞电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高端 KrF(248)光刻胶已完成中试,建成了中试示范线,已进入客户测试阶段。   目前 ArF(193)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
日期:07-17
win10终止服务更新失败_Windows 11更新:修复任务管理器崩溃问题
  ITBEAR科技资讯3月21日消息:微软今天发布了Windows11的新预览版,重点修复任务管理器中存在的一些bug。如果是Windows的资深用户,可能需要每天多次唤醒任务管理器来监控设...
日期:07-18
学而思自主研发数学大模型 MathGPT 计划年内推出产品应用
5月5日 消息:据消息透露,学而思正在自主研发一款名为 MathGPT 的数学大模型,该研发项目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和科研机构,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核心。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
日期:05-05
荣耀新款折叠屏即将发布,CEO赵明:惊艳!「荣耀折叠屏手机屏幕供应商」
11月9日,荣耀官方发布一段CEO赵明的问答视频,透露荣耀新一代折叠屏绝对惊艳,将挺进折叠屏体验无人区。视频中CEO赵明表示,荣耀MagicOS7.0将会让新一代折叠屏100%解放天性,带来越...
日期:11-15
8月进口游戏版号公布!《阿凡达》《女神异闻录》在列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今天,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3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公布了8月新一批的进口游戏版号。此次通过审批的游戏中,值得关注的有着《闪耀!优俊少女》(即《赛马娘...
日期:08-30
抖音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 集24节气瓜分2亿「直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抖音红包」
1月16日 消息:今日,抖音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达成合作。抖音用户可以通过抖音、抖音极速版、抖音火山版三个手机客户端,抖音网页版,抖音Pad端,以及鲜时光TV观看...
日期:01-17
海尔洗衣机百度百科「海尔洗衣机成用户首选:原创科技获得认可」
在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够经得住用户的反复对比呢?想买一台洗衣机,却不知道该怎么选,那就看看主流用户更倾向于购买什么样的洗衣机。近日,从行业公布的各项榜单...
日期:07-05
iPhone 14 Plus免税版开卖:能便宜289元_苹果13免税后多少钱
今年苹果发布了4款iPhone 14系列手机,取消了mini型号,新增了iPhone 14 Plus这一型号,也是最晚开卖的系列,昨天才上市首销,售价6999元起,现在海南免税店版的iPhone 14 Plus也开卖了...
日期:10-09
adobe premiere pro 2018_Adobe Premiere Pro 22.2 发布,英伟达 / 英特尔 GPU 编码速度大幅提升
  2 月 9 日消息,据 Videocardz 消息,Adobe 视频编辑软件 Premiere Pro 的最新版本 22.2 现已发布,支持 4:2:0 色度采样的 HEVC 10 bit 编码。与之前的 22.1.1 版本相比,英伟...
日期:10-27
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李彦宏: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将助推上海AI发展实现新跨越」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表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的视频演讲,李彦宏表示,新一届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将...
日期:09-05
英特尔 CEO:计划在英特尔制造的每一款产品中都加入 AI_英特尔联合创始人
7月28日消息:英特尔公司周四公布截至今年 7 月 1 日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英特尔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15% 至 129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120.2 亿美元。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
日期:07-28
Meta等大裁员 数千人失业:马斯克让美国科技公司内卷加剧 开始“997”...
全球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虽然美国不少科技企业都在裁员,但是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做法,似乎把这个趋势进行了强化。vivo自研芯片v1+洗车迎新年知情人士称,脸书母公司Meta计划从...
日期:11-08
库克官宣iphone13「iPhone15系列8月将量产 库克此前暗示会涨价」
随着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关于iPhone15系列的传闻也越来越多。最近海通国际科技研究的分析师Jeff Pu的最新预测称,苹果将会在8月份正式启动 iPhone15系列的生产...
日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