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航亚运:数智化赋能,浙商大学生开辟飞机巡检“新视界”)
近日,首批“亚运航班”从杭州直飞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10个国内枢纽城市。浙商大“苍云智安”团队研发的“面向飞机日常起降检测的智能诊断系统”,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基于分布式计算的飞行数据解码译码技术,大大提高日常巡检效率,目前已完成前期安装与调试工作,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据了解,团队成员通过解析黑匣子镜像数据的编译存储规则,研究基于分布式计算的飞行数据解码译码技术,实现了航空公司的自主解码译码和译码软件的国产化更新。相较于国外系统,在相同的译码覆盖率和准确率的前提下,译码速度有了大幅提升。此外,经过三代巡检机器人的迭代,视觉辅助巡检技术也已相对成熟,通过对飞机外部图像进行蒙皮分析,实现了对飞机外部部件损伤与缺陷的智能检测。
团队成员整合飞机多源异构数据,最终呈现出一个完全国产化的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分析航空发动机振动系统、气路系统、燃油系统在多种场景下的耦合情况,满足航空公司定制化诊断分析与适情维修的实际需求,从而减少了航空公司的维护成本和资源消耗。
安卓6.0分屏
团队负责人是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研二学生。他说,在一次次萧山机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国内航空在飞机日常检测有智能化的改进空间,他与拥有数个国家级机器人竞赛获奖经历的同学一拍即合,共同组建了一个团队,积极投身于软硬件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工作。
队员们深知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很难一蹴而就,常常需要积小胜成大胜。他们从专业书籍和成果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在大量试验中积累数据、探索具体技术路径。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团队还多次前往机场做实地测试,该项目也很快的通过了可行性测试。
目前,“苍云智安”团队已与第19届亚运会官方唯一航空客运服务合作伙伴长龙航空达成合作,保障亚运会的航行安全。
“我们会继续推动产业化落地,在对目前机型的检测基础上,未来也将针对性预研国产航空发动机检测技术,以期为将来飞上蓝天的长江系列航空发动机提供检测服务。”团队成员们对未来满怀期待,希望为国内航空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通讯员 许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