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立白集团,也有很多人听说过联邦家私集团,但是却少有人听过陈明这个人,但偏偏,这些让国人引以为傲的龙头企业,是在这个叫陈明的人的整顿之下,才有今日的辉煌。
那么,陈明到底是谁?
他是中国十大CFO、高级会计师、中大MBA,财政部、教育部、中山大学、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咨询顾问。曾任立白集团财务总监和审计总监,获全国竞聘广钢集团总会计师职位,是民营500强《6M精益财务管理模式》创始人!
就是这样一个集多个Title于一身的人,挽救过联邦总厂“连亏八年”的生产体系,激活过立白集团“滞涨三年”的营销体系,变革过立白集团“供产销”的计划体系,救活过汇明集团长期亏损的事业部,拥有30多年的专业功底和实战经验,培训和诊断过数百家企业。基于“业财”融合,首创“多赚钱和管好钱”的《营销财务管理》体系,被客户誉为“接地气、重实用、切需求、解忧难”的法宝。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神奇事迹的人,得到众多企业高层的青睐,也受到了年轻财务人员的敬仰,他身上关于“改变”的事迹,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神奇的财务总监,一起探索他身上的“奇迹”!
01
尝试不同的领域
探索更合适的人生方向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创造了奇迹的财务总监,一开始主修的却是汽车专业,典型的理工科。像大多数男生那样,也许征服一辆汽车,对陈明而言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然而,在踏足汽车行业3年后,他却觉得这个行业不那么“好玩”,当一个“技术男”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成长需求。
刚好这个时候,也就是1987年,单位要选聘一些人去深造,陈明踊跃参与了竞选,并在工业企业管理和会计专业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在当时的偏见里,会计是女孩子学的专业。在企业管理深造之后的陈明,满怀壮志地去了国企做企业管理,但让他懊恼的是,国企企业管理仿佛一根根捆住他手脚的绳子,满腹才华的他却又无处施展。
永建建设
展开全文
当时陈明选择静下心来,观察了市场的动态需求,他发现市场很缺财务,需求量很大!从来都是说做就做的陈明,当即做了决定,要走财务的道路,对此,他信心满满。
1994-1996年,陈明参加了江西财大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
1996年考取中级经济师,后经全国竞聘,到了北汽福田。此时,陈明已拿到了本科会计专业学历和会计师资格证。
2003年考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学习了三年MBA,让自己有更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
2006年MBA毕业后的两年内,于2008年获高级会计师资格。
而早在1998年,在江西铜业和北汽福田两个国企整整干了15个年头的陈明,已经做出了离开国企的决定。在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中,他要顺风而行,寻找“很多的发展机会”,于是,他来到了广州南方人才市场,凭借自身硬实力,进入了联邦家私集团做财务。
许多人惧怕改变,而陈明却是“拥抱”改变,因为心中的不愿将就,时刻思考如何才能更优秀,如何才能适应时代、适应市场的变化,他用行动去践行心中的方向和梦想,用学习和拼搏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
华为p60配置
02
大刀阔斧改革
点亮传奇人生
陈明的传奇人生,与两大传奇改革事迹紧密相扣,一是挽救了联邦集团“连亏8年”的生产体系,二是激活了立白集团“滞涨3年”的营销体系。
在联邦集团和立白集团的近20年间,是陈明职业和人生大转折的黄金时期。
1998年3月,陈明来到联邦家私集团,负责财务工作。当时生产总厂已经连续8年巨亏,且在这个岗位上,此前的多名财务负责人,都无法力挽狂澜,亏损的局面难以扭转,这充分显示了企业生产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明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改革压力,他觉得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而他,只允许自己成功。在这种压力之下,陈明开始了他的改革实践:深入生产一线掌握各个分厂的业务运作情况。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发现了生产亏空的问题所在。同年7月份,陈明实施了一个生产体系的改革方案。结果,联邦集团当年的生产体系从亏损1000万元减到400万元,第二年开始盈利500万元,且材料库存也从原来的2400万元降到了1100万元。从此,联邦集团生产体系开始步入良性盈利的循环。
宝马集团营业收入
2001年3月,陈明应聘到了立白集团。现在的立白集团是国内日化龙头企业,是民族日化工业的一面旗帜。但当时陈明入职时,立白集团前三年销售收入基本没有增长,当时在竞品低价和大量广告的冲击下,甚至还出现下滑的趋势,立白企业的大厦受到非常严峻的挑战。
于是,陈明又开始为立白集团把脉诊治,也是花了3个月的时间,找出了营销体系滞涨的关键原因。从当年7月1日开始,陈明实施了一个营销体系的改革方案。从方案实施后的第一个月开始,立白集团除华南区外的省区,连续9个月大幅度刷新历史新高。仅半年时间,销售额比上年全年增长67%,很多省区实现了翻番的增长。立白集团从此彻底扭转了市场的颓势,这为其后7年高速增长开创了崭新的局面,也为今天立白取得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变总是快乐与痛苦共随的!这两次变革中,陈明克服了种种的阻力和困难,并惊喜地发现——财务是能真正创造价值的。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上的宏观调控,对企业行动计划进行量化管理,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预算、控制、分析和激励,这就是财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把预算管理运用到家,是可以让企业获得新生的!
03
明确前行方向
走在“改变”新前沿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转型、谈改变,但是关于如何转型、如何改变,他们都是很茫然的。而我们可以发现,陈明的职业成长,就是一部真真切切的职业转型成长史。在他看来,转型和改变的前提,是明确前行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
而作为财务人,最重要的一个杀手锏就是预算管理。目前,财务界最热门的话题是“管理会计”,其实它就是预算管理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未来财会领域的发展方向。
对许多想寻求财务转型,却不知道怎么下手的财务人员来说,陈明建议:“一定要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切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样财务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预算管理基础不健全的企业,也可选择重要紧急,且有一定管理基础的环节实施,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目前,财务行业正面临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挑战。在这个时刻变化的时代,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机器所替代的。
因此,不管是哪类财务人员,均要与业务深度融合。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因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和思想碰撞的火花中产生。否则,你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前景就没有生命力。例如,财务部门的核算或报表编制人员,他们只看到凭证或报表上的数字,但不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意味作什么?为什么数字会这样变动?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要求财务人员要有担当和创新精神,敢于承担解决问题的主导角色,组织大家同心协力去完成公司的经营目标。
唯有如此,才能走在“改变”的前沿路上。
财务大咖成长小Tips
目前从事财会行业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比较基础的财会工作,扮演着“新人”的角色。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呢?来看看陈明怎么说:
● 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职场新人不一定非得去大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其实也有很多好的机会,能帮助新人得到更全面的历练。大企业岗位的细分,反而不利于全方位的发展。”
陈明认为, 找好老板比找企业更重要。因为老板会影响企业的文化和个人的发展空间,包括个人的稳定性和幸福指数。另外,财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岗位,能否取得老板的信任,对一个财务人来说特别重要。因此,做财务要稳定,要替老板分忧和把关,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才能取得老板的信任。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而且要全力以赴地做到极致。财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沉淀,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 如何成为CFO?
要让自己拥有更综合的知识和能力,除财务外,还要掌握或了解非财务方面的东西。如:掌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经营分析、营销管理、沟通技巧和领导艺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了解生产、供应、信息、研发、内控方面的知识和运作。你可以不成为各方面的专家,但起码别人说的话你要能听懂,能判断他们说的话是否有道理。否则,你在做方案审核或决策时,就会产生误判。
从个人职业规划来看,想办法做成对企业有较大贡献的一件事情。先从某一个模块的主管或经理做起,争取在八至十年的时间内,做到副总监或总监的位置。
从汽车行业到财务领域,从财务小白到精英大咖,从行业领袖到学生导师……陈明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什么叫“改变”、什么叫“梦想”。在他的传奇中,我们感叹他的智慧和魄力,也看到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唯有“变”才是永恒的不变!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和竞争,敦促自己改变,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领先,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这就是陈明,希望他的故事,他的经验,能给更多希望改变的年轻人带来启发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