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投影仪市场,不得不说确实在很多地方卷的厉害。尤其是很多人关注的亮度,都认为是决定画面的最 大因素。但其实从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来看,这一点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当下新品的光源其实完全够用,就算是千元机型很多用户也不会觉得太拉胯。
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然明确了它和电视的差距,对亮度的要求自然不再像以前那么高。所以,是时候停一停这种没有帮助的内耗,反倒应该在其他方面多考虑一下,尤其是 2022 年双十二即将到来,想入手投影仪的,除了亮度应该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值得关注。
第 一:光源类型
除开当下已经可以基本归类为信仰的灯泡投影机,大多人争议的是买LED还是买激光光源。LED其实是更为主流的一种类型,激光则是代表了未来趋势。目前激光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在同体积下它比LED亮度更高,同亮度下则可以做到比LED体积更小。
只不过激光光源仍然没有成熟到可以无脑选的地步,一来全色激光的散斑问题和高昂定价决定了它注定不是目前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另一种更为主流的单色激光则存在比较明显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它的色彩和亮度存在硬伤。
但我还是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说,ALPD激光显示技术加持下的机型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单色激光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比LED的三组不同色光源衰减程度不一致,单色激光因为冷光源的衰减本身就更缓慢,不会出现颜色漂移过大后期还要维修的问题。
当然还有人会担心激光伤眼的问题,但其实旗舰投影仪基本都有智能护眼的功能,实在不放心买当贝U1 这种超短焦机型,贴墙放再也不用担心。至于单色中蓝光的问题其实更不影响,毕竟评判是否伤眼是由画面而非光源决定,漫反射的投影远比电视、手机这种主流设备要小很多,确实是有些“焦虑过度”。
第二、体积大小
小米10pro涨价
投影仪很多人追求一步到位,希望买的机型要旗舰,但往往更大光机和更多接口意味着就是笨重的样式。但在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来说,真正的需求其实对便携更为在意。甚至很多时候拥有更大体积的产品在配置上也并非提升巨大,确实得不偿失。
况且一台投影仪的配置并非是一次用到底,依旧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只要达到基础配置而非百元机,那么可以朝着更为便携的方向选择。在意噪音和散热问题,同样可以在挑选时候关注更多的低噪新品。
第三、资源配置
投影仪说到底还是跟传统电视一样,大多是为了更好的观影体验来选择。所以无论是什么机型,最终与用户相连接的就是内容部分。智能投影仪的内置资源其实都很全,甚至爱普生和明基这种传统品牌的新品也已经有了某极光平台支持。
只不过投影仪上依旧有很多需要二次会员的问题,这正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那么习惯于使用自带资源的,可以选择一些智能语音比较优 秀的产品,达到直接唤起的体验。反之则是可以尝试一些支持投屏无广的型号,在自有资源使用上更舒心。
小米civi处理器778g
所以,双十二想入手投影仪的,除了看亮度,还需要综合考虑光源类型、体积大小、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