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早些时候的一条神秘推文中,AMD 游戏营销高级总监 Sasa Marinkovic 道出了一句暗号 ——“更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虽然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但网友们普遍推测 —— 他应该是在预告即将到来的 Radeon RX 7000 系列 RDNA 3 GPU 会带来一系列惊喜。
鉴于 AMD 已经官宣了 Ryzen 7000 系列 AM5 处理器,所以这番爆料应该与 Zen 4 架构无关。
与此同时,红队也在“Together We Advance_PCs”活动期间,放出了与 Radeon RX 7000 系列 RDNA 3 GPU 有关的预告。
至于被调侃的“大却不好”的对象,很显然是竞争对手英伟达家的 GeForce RTX 4090 独显 —— 泄露消息称该卡配备了超大的四槽散热解决方案。
据悉,绿厂 RTX 4090 将用上单个 16-pin 的连接器(12VPWHR),理论可承受的功率上限为 600W 。
虽然新一代桌面 CPU 的发布较蓝厂 13 代酷睿要早一些,但英伟达或在几天后的 GTC 2022 大会上抢先发布 RTX 40 系列 Ada Lovelace 游戏显卡。
不过从 AMD 高管的 Twitter 调侃来看,该公司显然更注重于打造对 PC DIY 更友好的显卡与散热设计。
新能源充电价格 错峰
早前传闻称,Radeon RX 7000 系列高端 SKU 会用上体型稍大、但高度仍控制在 2.5 槽位的散热器,且外接供电仍为双 8-pin 。
哈弗会出新能源车吗
基于此,AMD 显然也能够推出功耗更低、且无需依赖于大型散热器的 RNDA 3 GPU 型号。
早前 AMD 曾表示,尽管 RDNA 3 GPU 的功耗变得更高,但实际能效还是较竞争对手更加优秀。
此外鉴于红队的目标是通过 5nm 工艺实现 50% 的每瓦特性能提升(相较于 RNDA 2),Sasa Marinkovic 指代的可能是另一件事(比如芯片尺寸)。
作为 AMD 旗下首个采用 MCM 多芯片封装工艺的游戏 GPU 产品线,Radeon RX 7000 系列 RNDA 3 GPU 可将各种小芯片(比如 Infinity Cache)移出裸片、从而缩小 GPU 的尺寸。
同时这一代的图形组件计算方式也迎来了大改,GPU 改成 GCD(全称 Graphics Complex Die)—— 很像是 Zen 架构锐龙 CPU 上的 CCD 模块 —— 且 Infinity Cache 和显存接口也挪到了多个 MCD(Memory-Chiplet Die)上。
小米笔记本15.6 2020 评测
得益于此,根据 @Kepler_L2 的最新爆料,RDNA 3 GPU 的芯片面积变得更加精简,且台积电 5nm 工艺节点再让芯片尺寸缩减了 40% 。
苹果三月发布
据说 Navi 31 只有 533 m㎡(308 m㎡ GCD + 37.5 m㎡ MCD),而采用单芯片封装的英伟达 AD102 GPU,面积达到了夸张的 628 m㎡ 。
最后,由于这代红绿两家选用了相同的 TSMC 工艺节点,所以这轮晶体管密度和能效的对比也将更加容易。
其中 Navi 31 GPU 的分装尺寸为 308 m㎡、封装密度较 520 m㎡ 的 Navi 21 更高,可容量 268 亿个晶体管(约 5150 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