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动态

小米手机老总雷军_傅盛:雷军做小米时已站在手机厂商之上了

发布时间:2022-07-14 07:16:0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小米手机老总雷军

  最近,我开始重新思考一家公司的管理。

  去年,我写了一篇《一家公司的CEO该干什么?》,讲过目标、路径、资源的三段论。顺着这个思路,我在思考:目标从哪里来?如何寻找路径?资源怎么去投?

  回头看,猎豹上市以来,一直遭受质疑。即使收入增长率达到120%到130%,别人始终认为海量用户是假的,工具软件没有足够壁垒,中国公司海外商业化就没有成功过等等。

  总之,一句话,你为什么就可以做到?

  这种质疑给公司估值打了大大的折扣。当然,猎豹已经涨到40多亿美金,最高超过50亿美金,移动收入超过PC,七成来自海外。在PC为主业的中国公司中,猎豹算是转型最快的公司之一。

  反过来思考: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这条道路又是以怎样的方法映射下来?

  现象即规律。当某个现象发生时,一定有某种规律。CEO必须要透过现象看规律。千万不要认为这家伙就是运气好,富二代,会营销。

  如果简单这样看问题,很容易变成一个批判者,而不是创业者。别人强了,一定代表某种规律。有时候我们总结为运气,本质是因为抽象不出规律,只好说是运气。

  一家公司从一开始,就该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并且知道该怎样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最开始并不一定知道,但可以通过提取规律,不断加强这种战略的思维。

  姑且称之为,一个CEO的战略修养。

  问题来了,什么是战略?

  前两天,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最后结论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当时填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

  没错,这个说法在工业时代比较重要。几万人的大公司,组织一旦脱节,战略就实施不了。但也有一个问题,它会把战略方向与执行力放在同一个维度思考。

  但战略和执行力同样重要吗?

  答案是不一样。一旦你认为同样重要,创业者就会愿意花时间在执行力。因为绝大多数创业者就是执行力超强,于是在执行力上,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但很快,他们又开始在方向的选择上犯迷糊了。最可怕的是,他可能在一个不正确的方向花了太多精力。

  苹果前CEO斯卡利提了一个词叫(zoom in)抽象和(zoom out )聚焦,前者指从战略高度看整个行业方向,后者指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世界少有把这二者完美统一的人。

  创业要解决的,就是开放性的环境下,找到方向。这方面,美国公司强很多。因为美国的教育背景鼓励个人开放性思考,而我们从小做的就是封闭型题目。题目答对,选择就行。

  开放性和封闭性对人的思维锻炼,不可同语。前者强于方向,后者强于执行。而今天的大环境,执行已经被认为很重要的前提下,方向反而成为我们最缺的一环。

  我并不是说,执行不重要。执行只是基本功。在执行非常重要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美国公司真的是靠执行取胜的吗?

  未必。以中国公司视角看,很多美国公司的执行力很糟糕。比如英特尔发明了内存芯片,当日本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时,他们发现做不过,只好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CPU,在一个新的CPU方向上,变成了全球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美国公司最牛在于:它建立了很好的视野,在这样的视野下,打下从0到1的基础,然后用更好的方向,弥补执行力的不足。当然,同一个方向,战略差不多的情况,只能靠执行取胜,比如制造业、家电汽车。

  战略制定的重要性远远远远大于执行。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知:思考整个方向和商业模式的重要度,远远大于执行的重要度。我自己早年创业时,对这个点的思考就太少。

WorldFirst 万里汇

  比如开个大会,做PPT,为新公司寻址,做起来又很容易,每天看似都很忙,时间瞬间就没了。为了公司,认真努力,不睡觉,出生入死,满心自豪感,连自己都感动了,但在战略思考上,乏善可陈。

  战略这东西确实太虚,不容易想清楚,脑海里沙盘推演自然就少。太少之后,整个公司容易被执行,带进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方向。你原本以为自己在做什么,结果发现实际做的另一回事。

翼联wifi6无线网卡驱动

  前不久,我读完《三体》,这种感触更甚。《三体》几乎帮我建立了一个更高维度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因为你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线性发展,而是一个接一个,一格一格,不停向上跳高。火发明的时候,世界跳了一格;原子能发明的时候,世界又跳了一格。

  在高纬度的三体人眼里,钻木取火和航天发动机没有本质区别,都在同一个维度。就像他们对人类说的那句:你们都是虫子。

  所以,这一年我深切的体会:要花时间,把一个事情想清楚,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看问题。我总结为——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比别人更高的维度想清楚方向,执行的时候比别人更凶狠。

  我一直认为,小米开打的时候,就是一场必赢的战争。市场容量,打法,切入点,雷总都想得很清楚。小米一上来就是做多大的问题。小米手机出来时,手机厂商都笑了。他们认为雷总没做过手机,没有经验。但实际上,雷总早已经在更高的维度想清楚了。一出手,几乎是居高临下的打击。

  回到起初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战略?

  我重新修改了那个公式,我认为,战略=(方向*10)*执行力。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乘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变成想清楚的战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执行力也是战略的一部分,好的战略,不依赖于好的执行力。

  创业时常有一种错觉,靠执行力就能取胜。几个哥们很努力,大家很有经验,最牛叉的人,肯定没问题。这个话其实是错的。你绝对不是最好的人或最有经验的人。如果相同领域大公司跟你竞争,它有更强的资源招到比你更好的人。

  我们当时创业做安全,算是整个行业足够有经验了。那个时候,360蒸蒸日上,上市后迅速成长,行业里最好的人都能拿到。你发一个版本,它一两分钟内就出一个新版本。还找最好设计人员,用最多的宣传资源,再向所有的用户广播说,它是最先做的。它把全国人都叫醒了,而你只是在一个小山头,叫了一下而已。遇到这种黑白颠倒的事情,你基本无计可施。执行力好,也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执行力到底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大言不惭,说巨头不重视,想不到,不这么干。如果你把公司的创业,建立在人家想不到的基础上,那太难了。万一人家想到呢。你怎么证明他可能想不到。

  当时我们做毒霸,几乎集全公司的力量,但就是追不上去。执行力比不过,只能不停创新。你做一个,他抄一个,还比你更好。后来我想明白了:在PC,尤其对手视野范围之内的任何安全创新,你都是打不过的,反而变相成为别人的产品经理。

  一个公司在它核心领域的战略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大公司面前崛起了。你要想大公司真的笨吗?还是他们没有用真正的执行力打你,或者那只是一个边缘的旁支业务?

  这些都要想清楚。战略思考,不能只是虚无的想。要结合执行力、团队能力、你的位置、确切打法等等。想清楚之后,开启一场战役,才能胜券在握。

  我一直认为,带领普通部队也能打胜仗的才是名将。优秀的战略是在开战之前,就有七分胜算。

ict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创业者通常喜欢讲一个大的未来。这个大未来往往脱离执行。不要以为小米就是找到一堆牛逼合伙人就成功了。小米做事前就想清楚了战略。《参与感》里讲过,小米的一张海报都要反复修改无数次。因为这张海报要发布给几千万用户,那这张海报就是战略的一部分。如果海报做得很差,所有东西都卡住了。

  那么,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张海报做得更具穿透性?如果没有能力,这件事就不能做,就不是好战略。好战略,就是它能做下去。

  把执行力当作战略的一部分,把关键性的执行点,作为战略范畴考虑进去,也是CEO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点。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战略?

  我总结了一个战略三部曲:预测-破局点-All in。预测就是想方向,寻找破局点就是找关键,All in就是资源全投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展开。

  先说战略第一步:预测

  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如果你能够判断清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成功了99%。坚信这些大道理是很难的。

  雷总做小米很成功。其中很重要一点,他一直总结,40岁之前相信人定胜天,总觉得自己最强;40岁之后领悟到,找到大风口最重要。

  预测变得更重要。它意味着对我们过去接受的整套教育和方法论的一种颠覆。它反过来说明了,努力未必成功。过去,我们只是苦哈哈干活,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去美国才发现,美国人工作那么悠闲,世界很多发明却都是他们干的。

  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体系没有预测这一点。

  我第一次见雷总,他就问我,怎样为三到五年做一个推断?当时我不清楚。后来,我就想怎么通过三到五年在行业上建立一个格局,然后再用这个思路反推今天该干什么。这方面我想的还是不够。

  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我感慨很多。我觉得,阿里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不是马云,而是孙正义,一夜之间成为日本首富。这一切,无非就是在那个时间,他做了一个预测——电子商务有前景,马云很牛,中国很厉害。三个点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雅虎投资阿里巴巴也是一样。当年投了十亿美金,所有人都认为疯了一样的决定。说杨致远太傻,马云太能忽悠,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但杨致远就是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当然,预测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想想,自己的预测到底有多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不断改变。

  具体到怎么做预测,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是穿过未来看现在。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怎么走都是对的;而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全力以赴都不行。

ict行业现状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一个更大的高度回看现在,用预测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极大地缓解你在执行方面的依赖。

  第二点是不断仰视,空杯学习,相信现象即规律。不要看到别人强了,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那个也没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为什么成长那么快,O2O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热,自己可以找到怎样的机会?

  我们当时做猎豹,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国际化”这个点。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在Google工具排行榜上发现没有美国公司做的工具应用,而且工具应用的下载量是社交类的一半。两款排名靠前的工具应用,竟然都是来自中国的程序员。

  现象即规律。我就在想,我有2000人,他们只有一个人,如果全力以赴,还不能做到第一?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在这个机会点全力投入。

  第三点是侦察兵模式,不断试错,用资源换机会。早期创业者唯一核心的资源就是时间资源,就是不断试错。口袋购物的王珂,做微店,一个礼拜就上线,不停测试,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停打怪,不断获取经验值。创业就是不断打怪的过程。如果憋一年才发布,人家早起来了。当公司到一定规模,再派一些侦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组化尝试。Clean Master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四人小团队发现的。

  预测也不是天马行空。它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一个预测出来后,用怎样的视角去判断它,修正它,完善它。我总结了三条预测的准则:

  第一个准则:创造新市场,不要在过去的市场纠缠。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走一次,两年前就不做PC了,直接杀入移动。我相信两年后的猎豹,移动会更强。

nvme跟sata固态硬盘游戏性能差距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去台湾拜访过趋势,他们有好多产品研发人员都往企业市场送。消费市场不知道怎么做,企业市场又是他们最好的收入来源,于是他们就不停地派精锐加强。

  从收入角度来说,他们每年财报增长10%-20%,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好。但从一个大的方向来说,趋势在过去市场投入太多,最终变成了一家传统的公司。

  当你不断进入过去的市场,跟过去的市场巨头做斗争时,就会在原来的市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这场战役,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泥潭,极其痛苦。

  所以,那年360宣布做PC搜索的时候,我们就很开心。因为360进入搜索,两三年内,这个市场,肯定拿不下。实际上,受PC搜索的掣肘,360也错失了移动的先机。结果UC做了神马搜索。搜狗借助微信打开移动搜索。一步慢,就步步慢。

  第二个准则:边缘切入,寻找垂直市场第一,甚至垄断。不要去找竞争对手最核心的点打,总坚信自己是战神,最后都会死得很惨。一定要追求一个垂直市场的第一。

  “第一”有多么重要呢?首先是心理上的重要。我们做海外,经常受到质疑,投资人见面都问,中国公司行得通吗?你怎么证明可以做好?事实上,我没法证明。但我清楚,只要海外做到“第一”,不管怎么样,一提这事,就很鲜明。

  因为只有“第一”才会被人记住。现在已经不是韦尔奇时代的“数一数二法则”。这个时代就是“数一法则”。变成“第一”后,就可以从“第一”的位置真正往下切。

  举个例子。大家都觉得Clean Master很小,去年1月份,我们用Clean Master推了一款安全APP,仅仅一年下载过亿。过去的18个月期间,月度活跃已涨到1亿,非常快。这说明了什么?就是因为你有了“第一”,才可以轻松创造“第二”。

  第三个准则:不仰攻,不依赖执行力。我做Clean Master国际化的时候,曾经反推过,如果360实力比我强很多倍,这场仗能赢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几乎把所有高管、人力、资源全部倾斜。公司从上到下,在清理这个点,来回横切。这种态势,对手没法比。

  我也总结过,360安全卫士为什么能成功?其实作为产品经理,当时能做起来,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虽然你的能力、执行力都很强,做这款产品也很有感觉,但最重要是的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江民、瑞星等杀毒软件不思进取,没在这个领域投入精力。以上因素最后形成一个扭力,促成了360安全卫士的成功。

  后来,当我碰到美图秀秀之后,我就崩溃了。光有执行,也不够啊。一会儿眼睛大一下,皮肤白一下,我也不会啊。所以,等到做clean master的时候,做之前我就想得比较清楚了。这个事情在起步之前,我就想好要把猎豹做成国际版的360。

  但是,光有预测是不够的。找到这样的方向之后,怎么去切?切,不是排山倒海进入。这样是进不去的。或者没有那样的资源。要先找破局点。在大的方向上找到一个关键的点。

  战略第二步:破局点

  预测之后,就是找到破局点,找到那个一举撬动全局的关键点。

  今天,整个行业因为资本介入,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布局、闭环等等。很多创业者问我,是不是先布局?光做硬件不够,要做软件,还要做社区等等。当你这样思考的时候,首先就陷入了大公司模式。

  你要思考,与大公司区别何在,破局点在哪。如果没有突进的点,跟其他所有平庸的公司没区别。大家都很平庸,为什么你能赢?因为你想赢吗?因为我人挺好吗?这些都没有意义。

  所以,要找到那个尖锥一样的破局点。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腾讯3000多万的支付用户,持续投入多少年,与阿里巴巴一样的机会,多大的投入都打不动。后来出来一个微信红包,现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户差不多了。春节当晚的峰值,几乎超过了阿里双11。当时马云写内部邮件说珍珠港偷袭,我认为不是珍珠港偷袭,而是八旗兵入关。即使坐拥百万雄兵,也抵不过一个聚焦的点,来回反复的冲击。

  我说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听起来雄伟壮观,很有民族自豪感,但从来没有挡住北方异族的毁灭性打击。因为它太长了,摆太多了,挡不住尖锥来回的刺穿。

  这就是破局点的作用。

  这个破局点有多重要呢?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个点就是生死存亡之点。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点,你就不可能切进去。

  此外,破局点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个大预测。因为这是一个单品带体系的时代。

  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破局点。通过手机这个点切下去,整个行业都被改造了。破局点的寻找,本质上是产品形态的需求。在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上,找到用户为王的那个点,可以把整个行业都掀掉。

  工业时代,没有生产线,生产不出产品。那叫生产稀缺。今天是生产过剩,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时代已经完全变了。

  当英语老师都可以做手机的时候,这代表我们已经站在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能被组织的点上。即便没有行业背景,你只要找到一个点,做好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世界。

  再往下说,这样的破局点有什么特征?我认为是极简、差异化和自增长。

  首先要极其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如果一句话都说不清楚,这个破局点在战略上就败了。不久前跟马化腾聊到微信红包,他就给了八个字:移动、社交、金融、游戏。

  这样简单的词,能被大众接受,非常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选择太多了,用户打开的窗口也太多。用户唯一需要的就是简单。

  比如Snapchat。第一次用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打开后直接就是一个照相机,简单到直接拍照。我们做产品,都要去做个“+”,再加个“拍照”等等。就是这5秒的时间,用户的拍照意愿可能就没了。也是这样简单的点,使得Snapchat形成了强差异化,与Facebook完全区分开了。

  这个点有自增长,也很重要。我们做Clean Master的时候,那时团队只有几个人,从几千个下载涨到每天下载二三十万;而另一款产品电池医生已经有了上亿用户。后来,在庐山会议,我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到Clean Master。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Clean Master有自增长,而且从产品角度看,它还会持续增长。虽然两者存量差异很大,但我要看新增量,要看未来。

  当然,有人会说,产品不一样。比如020,为了满足司机需求,他们自己佯装乘客打车,让司机觉得有用户增长。尽管如此,它也必须有自增长,有自然传播,如果没有这个点,说明没有突破。

  最后,找到这个破局点以后,不要有任何犹豫,一定要All in。

特斯拉和蔚来汽车最大的合作商

  战略第三步:All in

  任何时候,资源永远稀缺,尤其是精力。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把所有资源投入到破局点上,尤其自己的资源。想尽所有办法,努力到无能为力。

  在前期预测的过程中,不管是小步快跑的侦察兵,还是小组化的侦察兵,或者快速迭代的侦察兵,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迅速把侦察兵模式切换为十面埋伏,一击即中。

  韩信打仗,没有那么多名将。他跟项羽相比,单军作战能力差很多,但最后他用所有的资源,布置了一个十面埋伏。即便三千名将,也逃脱不出。

  所有资源的环绕,既为打退竞争对手,也为更快获取经验值。

  当时我们做Clean Master,投入了上百个工程师。有投资者问:我们的壁垒在哪里?我就说,这个星球很难找到一个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只做一个清理的APP。所有高管团队全部聚焦在Clean Master这条线。在APP的每个点上的投入,都比竞争对手强5到10倍。

  除此之外,Clean Master在Google Play 上的用户评价,每一个我们都有专人回复。无论用户用阿拉伯、日语或英语,都有相应语言回复。回复以后就会变成意见,立刻改善产品。

  后来我们加速商业化。资源的投入几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完全没有经验,每天都开例会,对各种产品细节,寻找破局点。三个月内,收购了一家移动广告公司。买下他们所有的广告平台,全力以赴投资源。

  这些都是在创业过程中完成的。一分钱当两分钱花。虽然创业早期,节约也很重要,但找到方向后,验证了自增长,投入就要坚决。

  有时候晚做,就丧失机会;早做,就把公司搞死了。微妙和伟大的平衡,就是创业的难度。有时候实在不行了,闭着眼睛做,真的赢了,这就是运气。或者刚好赶上某个机会点,规律使然。

  但千万不要空扫。做侦察的时候,大军按兵不动,做更多的推演。一旦想清楚,就要全力投入。我总结了一句话:战略方向要浪费,战术执行要节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苹果5g 高通

  说了这么多,预测、破局点、All in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制造火车头。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要把它想象成一辆高速列车。你的本质是做一个最快的火车头。当火车跑得足够快时,就可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的车厢。当业务不断向上长时,又会出现各种纠结痛苦,但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火车头做得足够多,不断淘汰坏的车厢。

  战略就是制造最好的火车头,淘汰坏车厢。

  CEO的使命就是不断的战略创新。尤其公司迅速壮大时,CEO需要迈好几个坎,从一个专业机能的坎,到带领小团队的坎,再到点面结合的坎。既要单点突出,又要擅用资源整合。

  最关键一点,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如果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把事情想小。

  作为CEO,既要有大的格局,又要在很小的单点足够极致。既能Zoom in(抽象),又能Zoom out(聚焦)。两个极端,来回切换。矛盾统一,完美平衡。或许,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小米 IPO_雷军“5%的决定”,更可能是小米IPO前的一场秀
  日前,小米在武汉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小米6X新款手机,由于发布会亮出其与几乎同等配置的OPPO和vivo机型的对比所显示出的性价比的优势而引发业内的关注,而更令业内震惊的是,此...
日期:07-16
谷歌ceo施密特_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承认是黑莓手机粉丝
     网易科技讯 3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卫报》记者艾伦·罗斯布里奇(Alan Rusbridger)在印度Activate会议上拍到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
日期:06-11
马云:阿里现在很危险 “既得利益者”很强悍_马云的蚂蚁触碰了谁的利益
马云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创造了两大历史纪录,一是在美上市,创下美股史上最大新股集资金额纪录;二是“双十一”单日交易额录得571亿元,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诞生。正当阿里处...
日期:07-14
CSDN蒋涛:游戏是中国能获得盈利的APP
  4月18日消息,CSDN创始人董事长蒋涛在“中国研发智能大时代”的主题演讲中称,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非常多的机会,但是在中国做APP想收入,“除了游戏基本没戏。”  蒋涛称...
日期:07-10
联想 骁龙835_联想Z5 Pro为何不用高通骁龙845?常程这样回应!
  (原标题:联想Z5 Pro为何不用高通骁龙845?常程释疑)Napster创始人  11月1日下午,联想在北京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号称是“划时代旗舰”联想Z5 Pro。  在发布会结束后...
日期:07-22
育碧CEO回应腾讯成大股东:依旧完全独立 愿与其他方合作「腾讯是育碧的最大股东吗」
 育碧CEO吉列莫特  北京时间9月11日消息,法国最大电子游戏开发商育碧联合创始人兼CEO伊夫·吉列莫特(Yves Guillemot)表示,在腾讯增持育碧股份后,该公司仍对其他合作伙伴持...
日期:11-14
图普科技覃开洲:如何搭建实时视觉大数据智能计算云平台
  4月14日,图普科技携手旷视科技Face++、UCloud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AI实验室】的线下沙龙,共同探讨三大AI热点技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云计算。东芝 固态硬盘刘强东...
日期:07-16
王树彤,和乌镇“她饭局”
  饭局,向来是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配,也是一枚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  从网易丁磊1.0到4.0乌镇饭局,人们看见历经十年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大佬的身价和身后的江湖,没...
日期:07-22
Dish董事长:Open RAN并非画饼充饥,我们需要比中国厂商更优秀
  据Light Reading报道,美国Dish Network仍在等待完成对Sprint Boost预付费业务的收购,然后才能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同时,Dish董事长Charlie Ergen希望Dish今年能够在至少一...
日期:07-19
周鸿祎:大公司的一个部门有时干不过一个小公司「周鸿祎的公司做什么」
周鸿祎:大公司的一个部门有时干不过一个小公司  1月7日消息,今日周鸿祎在自媒体平台思客上发表了一篇新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小公司一定不要做平台,一定要寻求单点突破,做一个...
日期:07-14
专访刘江峰:在酷派一年没什么遗憾,现在对风口比较怕_酷派 刘江峰
刘江峰(左)罗永浩(右)   刘正伟  “压力大啊!”  刘江峰刚坐下来,边回手机信息边说,约半个小时的采访被电话和微信打断了三次,期间有朋友专门来电问他昨天的发布会以及...
日期:07-16
斯诺登曝美国安局入侵中国企业内网
  斯诺登  新京报讯 (记者林其玲)美国监听多国的“棱镜”事件继续发酵。据外媒报道,美国监控丑闻的披露者斯诺登最新曝光的文件显示,中国通信厂商华为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局(...
日期:12-01
滴滴出行与美团之争_朱啸虎谈美团滴滴争斗:边界是打出来的 打打更健康
  因在饿了么、滴滴出行、ofo小黄车和映客等公司的早期投资中获得极高投资回报,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被人们称为“独角兽捕手”。4月18日下午,在成都召开的2018天府论坛上...
日期:07-16
爱点击十周年丨李志伟(Terence Li):不一样的CFO,爱投资不如爱点击
  李志伟(Terence Li)为现任爱点击首席财务官,跟很多大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不同,Terence并不是一个只会谈数字的人,他跟笔者所谈的,都是数字背后的故事、数字中的意义和数字埋藏...
日期:07-17
李彦宏:APP应用商店模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8月22日召开的2013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作为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最关键的一环,应用商店存在根本性缺陷。     李彦宏在2013百度世界上发表主...
日期:12-12
李开复:AI将加大贫富不均,最大受益者是BAT
  或许连李开复自己也未曾想过,他有机会问出如此“幼稚”的问题,而每个回答都让他大跌眼镜。  这一幕发生在昨晚“童行计划”启动仪式上,面对三四十名小朋友的集中发问,李开...
日期:07-16
凹凸租车陈韦予:“汽车即服务”时代即将到来
未来你还需要拥有一辆车吗?当“共享”概念渗透至整个社会,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最极端的......
日期:09-26
马化腾首次公开回应举报快播:盗版就要投诉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召开记者见面会,现身前1小时已有60多名记者等候。看来小马哥的号召力好强啊。面对许多问题,“小马哥”只是笑而不语,吊足了记者的胃口。马...
日期:07-14
5G步入发展关键期_刘作虎谈5G发展:未来十年5G将经历三个阶段
  2019年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9)上,一加CEO刘作虎、高通公司总裁Cristiano R. Amon及EE公司CEO Marc Allera举行了一场以“OnePlus 5G...
日期:07-17
Linus Torvalds考虑将Chromebook Pixel作为他的主笔记本
  Linus Torvalds喜欢他的Macbook Air(运行Linux发行版),但如今他心有别属,正考虑用Google的Chromebook Pixel替代Macbook作为主笔记本使用。他在Google+上说,尽管Chromebook...
日期: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