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翻不了身的苏宁 回不去的张氏父子「苏宁张氏兄弟老二」

发布时间:2022-11-02 02:13:1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10月21日,美团闪购宣布与苏宁易购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首批175个城市600余家苏宁易购门店已入驻美团。

windows 10 edge

目前,消费者在美团或美团外卖App上搜索“苏宁易购”,即可购买手机、电脑、生活家电等产品,近3000个SKU商品最快30分钟外卖送达。据悉,后续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计划在2023年入驻超1000家门店。

一个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占有领先地位,一个则是家电数码3C市场的老牌零售服务商,线上巨大流量与重要零售渠道的结合,让本地快送体系再次变得火热,也让不少人给双方的“战略合作”赋予了宏大前景。

本地快送体系的故事听起来精彩,但并非什么新鲜概念,也绝不会是苏宁易购的还魂丹。

android 碰撞检测

近些年,苏宁易购连续亏损,债台高筑,财务状况的恶化,使其在产品资源、销售服务、品质把控等各方面的能力,均受到了严重限制。此外,创始人张近东及其儿子张康阳,负面消息接连不断,企业高层也一直广受非议,二级市场表现更是一塌糊涂。

在这样一个现状下,即便本地快送体系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不见得苏宁易购有能力抓住这一根救命稻草。又即便有这个能力,也还有阿里、京东这些早已入局的玩家。

车轮滚滚,属于苏宁易购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往。当大势已去,重现辉煌的话,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

本地快送不是还魂丹

对于零售市场来说,线下瓶颈早已凸显,线上电商行业发展红利也边际递减,玩家们急需一个新的发力方向,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让线上与线下融合更深的本地快送体系,逐渐成为了各大平台争抢的新风口。所谓本地快送体系,重点在于一个“快”字。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更快的购买到各类商品。

这样的特征,无疑对平台的配送能力与产品品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苏宁易购作为家电3C连锁品牌中的“老大哥”,虽然已身处第二梯队,但依旧拥有不可忽视的线上流量,以及线下庞大的门店、产品体系。有流量、有产品、有规模,苏宁易购的“优势”看似不少,可恰恰缺失本地快送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配送能力。

如果把时间倒退十年,自建配送服务、独立布局本地快送体系,对苏宁易购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现实不讲如果。

在自身经营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即使有庞大的野心,苏宁易购也没有精力和资源去付诸实施。而想要抓住本地快送体系这根稻草,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的合作伙伴。于是,拥有更强配送能力、更大流量优势的美团出现了。

来源:苏宁易购

这次合作,似乎让苏宁易购看到了跳出泥潭的希望,但本地快送体系这场新戏,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好唱。

首先,本地快送体系的核心在于“快”,只有更快的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才有可能产生更多复购,商家才能实现盈利增长,这也是本地快送体系相比传统电商的优势所在。

即便可以借力,但碍于苏宁易购门店的分布,部分地区的配送时间仍然会被拉长。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布局更多的门店,但这对于眼下不大规模闭店就算“烧高香”的苏宁易购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其次,本地快送体系并非什么新概念,这个所谓的“风口”上,早已站满了人,不仅有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有永辉超市、大润发等一众传统商超。

以苏宁易购的“宿敌”京东来说,早就推出的“小时购”和“京东到家”,目前已接入15万家实体零售门店,覆盖超过17000个县区市,合作超200家品牌商,包括超市生鲜、手机通讯、数码家电、医药健康、美妆护肤等品类,品类覆盖可以说非常全面。

来源:京东手机小时购

作为一个后来者,苏宁易购又拿什么和这些强悍的对手们“斗”呢?

此外,苏宁易购的产品品类基本上局限于3C及生活家电,这些产品对于本地快送体系的真实需求到底有多强?还有待市场实践之后才能给出答案。

由此看来,本地快送体系更像是苏宁易购不甘心掉队的一次退守,而不是能让它“起死回生”的还魂丹。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不能否认,本地快送体系的确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或许苏宁易购入局之后能够获得一些增长,但只靠本地快送体系,还不足以翻盘。

站在当下看去,苏宁盲目的买买买——多元化扩张的战略决策,是其跌落深渊的根本原因。42.5亿收购天天快递,40亿投资中国联通,95亿入股万达商业,27亿收购万达百货,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苏宁易购每一笔大投资,都亏的一塌糊涂。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是失败的。2015年与阿里之间的换股,让苏宁易购得以在2017年和2018年,通过出手阿里股票,实现了公司账面上的盈利。

可惜扬汤止沸,一时的“盈利”挡不住苏宁易购这座大楼的坍塌。2019年到2021年,苏宁易购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是9.91%、-6.29%、-44.94%。短短三年,苏宁易购从“战略性扩张”变成了急速萎缩。

今年4月29日,苏宁易购披露了2021年的财务报告。扣非后净亏损高达446.69亿元,让苏宁易购直接加冕了“A股亏损王”。这份“没眼看”的财报,也直接反映到了二级市场。今年五月,因持续经营能力不足,苏宁易购正式“带帽”,变为“ST易购”。

来源:富途牛牛

进入2022年,苏宁易购的财务状况更进一步恶化。在经历了持续关店、剥离亏损业务、节省开支一系列动作之后,其核心电器3C业务的库存商品规模创历史最低值,销售规模急剧下滑。今年上半年营收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0.25%。

数据上的变化不是很“形象”,被不断追债,或许更能体现苏宁易购的艰难日子。

苏宁张氏兄弟老二

此前,苏宁易购由于未履行银行借款中的约定条款,触发了部分银行借款中的违约或交叉违约条款,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公司提前偿还共计191.05亿元本金和利息。

到今年7月份,苏宁易购供应商联合向法院申请对苏宁的破产清算。破产传闻愈演愈烈,苏宁迅速辟谣澄清。但不久之后,苏宁电器和苏宁置业又被法院执行了大约30亿的执行金额。

历史信息显示,2013年到2021年,八年的时间,苏宁易购的总负债从543.58亿元涨到了1397.09亿元,资产负债率从65.46%涨到了81.83%。截至今年6月,苏宁易购短期借款高达320.3亿元,另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1.6亿元,财务压力可谓巨大。

借的钱总是要还的,但拿什么还呢?苏宁易购开始了卖卖卖。

早在2013年,苏宁易购就已经在不断的变卖资产套现,并且,苏宁易购还通过将旗下的股份进行售卖的方式来进行债务的偿还。但是通过甩卖公司股份来获取资金的方式,显然并不能够满足需要。于是,苏宁易购连员工宿舍也卖了出去。

越亏越借,越借越亏,苏宁易购的发展早已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大势已去,人力难挽

苏宁易购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于电器的雪球大幅增强,这给了苏宁易购很好的发展机遇。

在最大竞争对手国美电器陷入发展危机后,苏宁易购更是一飞冲天,成为了当时线下零售市场的霸主企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大难掉头的苏宁易购弊端显现,错失搭上电商时代末班车的机会。

来源:苏宁易购官网

2015年与京东的价格战中落得下风后,苏宁易购开始盲目扩张。显然,苏宁易购的好运已经殆尽。2017年,苏宁易购通过子公司向恒大战略投资了200亿元,这笔投资直接导致了苏宁资金链的断裂,也正式宣告,属于苏宁易购的时代已经过去。

苏宁易购走到今天这般田地,创始人张近东及其儿子张康阳也一落千丈。

在《张近东管理信念》一书中提到张近东说过的这样一句话,“第四个10年,苏宁要从数千亿变成数万亿,我一定要有结果。”

但张近东怎么也想不到,仅仅三年后,他这个带领苏宁易购走上巅峰的创始人,却从董事长变成了“名誉董事长”。数千亿变数万亿的梦,也碎了一地。

2021年7月,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任职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同时被也聘为名誉董事长。此外,他的得力干将孙为民也辞去副董事长、董事任职,孟祥胜提出辞去董事任职。

虽然张近东表面上对苏宁易购失去了控制权,但实际上仍然是第一大股东,持股20.35%。淘宝中国则是第二大股东,持股19.99%。同样是2021年7月,江苏国资联合阿里、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以88.3亿元驰援苏宁易购,买下16.96%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在引入江苏国资之后,苏宁易购的经营有所好转,今年Q1的息税前利润还久违地转正,但这也意味着张近东父子很难再“翻身”了。毕竟一家企业牵扯到太多利益,没人会希望在正向发展时,让一个带领企业反向发展的人再次成为话事人,哪怕这个人是企业的创始人。

或许,在张近东的心里,张家还是有机会“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苏宁易购,因为他还有个儿子——张康阳。

左:张近东 右:张康阳

眼下受张康阳控制的资产,一个是通过各种间接出资持股从苏宁易购剥离出来的苏宁小店,一个是早前收购的国际米兰俱乐部。尽管这几年张康阳一直想卖掉国际米兰来回笼资金,却一直没有要到满意的价格。好在国际米兰还拿了个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有所增值。

2020华为应用市场下载

虽然还有一些资产,但父子两身上的债务也够多。今年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决张康阳败诉,要求后者作为担保人,向一家海外银团偿还一笔超过2.55亿美元的借款。

据悉,这笔借款是张康阳为了购买一家公司的债券,向银团借贷产生,目前已逾期多时。同一时间,海外债权人向张近东父子展开全球追债,因为这件事再次把苏宁推上了风口。

时势造英雄,但时势也总是在变化的。如今的苏宁大势已去,张氏父子也无力再挽狂澜。

正如那句:时代抛弃你时,连声招呼都不打。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能自己造车的车企_这届新造车 都想造电池
作者 | 刘丹丹编辑 | 黎明全搜索新闻网继造车之后,新能源主机厂们又盯上了动力电池。2022年,国内的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造电池的浪潮。新能源车企本该与动力电池企业携手共进,但...
日期:10-12
斯坦福HAI发布最新白皮书 关于美国AI国家战略进展
自年美国提出「政府中的AI法案」,大力推进政府部门作为AI技术的最大动力以来,已经过去了两年。现在情况如何?斯坦福HAI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白皮书进行了一次复盘总结:进展甚微。最...
日期:01-01
小霸王是游戏机吗_明明是纯种游戏机的小霸王,为什么要叫学习机?
20多年前买游戏机可能很困难,因为父母对我们的学习非常看重,但有这样一款游戏机,却风靡在父母辈当中,因为它有学习功能,美其名曰“学习五笔”。它,就是“小霸王”,把游戏机包装成“...
日期:10-11
美团优选用的人多么_美团优选,还能再让人省些吗?
现代居民的购物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扎堆线下超市、便利店采购的消费者们,从几年前开始多了“美团优选”这个新选项。2020年,董梅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网上下单买菜。...
日期:10-13
专利 半导体厂商必争之地「半导体工艺厂商」
在半导体这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随着半导体企业的增多,专利的分量也在与日俱增,对专利的保护意识也明显加强。现在,一颗芯片往往由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组成,每...
日期:12-31
网恋出租价格表图片_廉价的网恋二手市场:“转让网恋对象,年龄20岁,非常缺爱”
如果给虚拟世界里的爱情明码标价,它值多少钱?一顿饭,一杯奶茶,还是一个520红包?对卢浩来说,爱情不重要,对方是男是女长得什么样通通不重要,但这顿饭、这杯奶茶以及逢年过节的红包足...
日期:11-19
凰家评测「凰家评测是凤凰网的吗」
苹果发布会结束后,iPhone 14 Pro上的灵动岛设计一下就成了全网的焦点,至于我们手上这台iPhone 14,多少有点被冷落了。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实际对比一下,它相比13都有哪些提升?抖...
日期:09-17
损失60亿 这个赛道99%都赔死了「赛道维护成本」
垂直电商的覆灭,给了创业者什么启发?“寺库”如果都能倒下,意味着奢侈品电商全军覆没。近期,“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屡陷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拖欠供应商货款,单笔金额从...
日期:08-24
一部爆剧换一次涨价 爱奇艺陷内容盈利困局「爱奇艺为什么不盈利」
作者|陈 妍编辑|大 风华为欧菲光战略合作会员涨价已经成了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基操”。最近,爱奇艺宣布会员费再次涨价,最低价格为25元,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吐槽,吃相太难看了,又...
日期:12-29
支付宝小荷包可以一个人存吗_支付宝小荷包“扩容” 最多支持60人同时使用
  9月29日消息,支付宝官方宣布,支付宝小荷包扩容,从现在开始,集体经费模式可以支持60人同时使用,成员余额可以提前预存、灵活分摊、自动计算,事后多退少补,适用于团建、班费、聚...
日期:10-01
台湾为什么造不好电动车?_台湾自行车做得为什么那么好
7年前,马斯克为了炫耀自家工厂,略带几分不屑地踩了一脚富士康:“相比手机,汽车工业非常复杂,你总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告诉他‘给我造辆车’。”马斯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日期:10-30
高端仪器 卡脖子_电子测量仪器:一个隐秘的“卡脖子”行业
作者:愚老头美国当地时间 2021年8月9日,一家名叫“是德科技”的测量仪器公司收到了一笔660万美元的罚单,因为未经授权向中国、俄罗斯出口了“雷达软件和设备”。根据公开报道,出...
日期:09-22
海天大跌358亿 烦恼不只是“双标风波”_海天“打脸”涨价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一场“双标风波”感冒,正引发酱油一哥海天味业更深层的隐疾。10月10日,在国庆节后第一个A股开盘日,海天味业开盘大跌7.99%,截至收盘跌...
日期:10-13
被遗忘的“掌上电脑”霸主,今日留下了什么遗产?
在如今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是安卓与苹果之间的“两强争霸”——若不是微软提前出局,或许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应该是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诺基亚和...
日期:10-10
消费者“保价焦虑”难解 新一轮快递服务战来了?「快递保价服务什么意思」
撰文/许 伟编辑/ 温 周长期以来,锌刻度尤其关注作为“最后一公里”核心问题的送货上门服务。但随着喊出“不上门必赔付”口号的顺丰,在9月接连曝出“顺丰寄丢11000元手机仅赔1...
日期:10-02
拼多多28亿怎么玩_拼多多出海的第48天 美国电商圈被打服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近一支中国制造的新生力量,径直攻入了美国大消费的腹地,直接和亚马逊 battle 了起来,而且还是五五开。差评君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国内最受争议的电商平台拼...
日期:11-01
都这时候了,美妆营销大户们竟还在“撒钱”?「困于营销之下,国产美妆如何“闯关”」
深响原创 · 作者|李新笛由于行业环境不确定性弥漫,各大公司都开始精打细算——中秋礼盒换成简易包装、下午茶由奢入俭、加班打车的报销额度变低、连口罩也不再免费发放。公司...
日期:09-25
中国人造混动 就该压着日系打「日系车混动技术」
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视频截图“油车时代丢掉的阵地,要在电车时代夺回来。”5 年前,许多中国品牌车企都说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总算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
日期:11-24
中国特色的元宇宙 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_一文读懂元宇宙
作者 | 武静静 范文婧 王钰琪(实习生)编辑 | 九月9月27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在线上成功举办了「甲子引力X」元宇宙峰会,上 海信 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
日期:10-10
快递业这半年:阿里大权旁落,京东和顺丰放弃内卷「刘强东说快递只有京东和顺丰」
快递是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行业。电商的繁荣和超高的人口密度,创造了廉价的快递服务。但快递的本质是一个送货的生意,核心竞争力只有成本。除了壁垒极高的时效件,电商件市场几乎...
日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