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高山来,在高原经过,孕育千里沃野,落尽走东海,波浪涛涛,千年不绝。九曲黄河从山东东营入海,串联起广袤的华夏大地,滋养着5000年的沧海桑田。
深耕黄河战略,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时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作为沿黄区域的重要省份,山东坚持生态优先,顺应当前数字化发展趋势,促进数字技术与黄河生态深度融合,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体系。
iphone 13 pro max拆解高清图
作为网信领域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在黄河流域锻造5G精品网络,打造智慧生态系列的“5G+智慧黄河”项目,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让黄河生态一“幕”了然。
ipad pro有type-c口吗
“宽肩膀 勇担当”,构建网络“通信桥”
黄河以水少沙多,地形复杂,泥沙堆积等水文特征而闻名,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是如何另辟蹊径,走出5G网络建设“新天地”?
受自然环境、历史因素等客观条件影响,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且黄河下游正遭遇近年来少有的大流量洪峰,部分施工地点既有黄河滩涂、河沁岛(黄河入海淤积的无人岛),又有远距离海面的监测船只,整个“5G+智慧黄河”项目历经了“生活环境难、工作安全难、基站建设难、传输链路难、施工现场难、电源支撑难、观测选点难”等七个难关。
“天热那都不是事儿,黄河滩边,那就是蚊子窝,驱蚊液都不管用,身上咬的全是包......”但实际情况比想像要难得多,因滩涂、河沁岛土软无法承重,大型机械也进不来,建设陆地基站的思路在这里行不通;受保护区位置的特殊性和黄河屏障影响,目标区域没有可以做支撑的中继载体,无法保证业务的组网安全,长距离供电的施工难度超出预期。
陆地基站没处建?攻坚组专家提出了把基站建在船坞上的思路。业务组网要安全?经专家在泥水中多方查找、实地勘察,找到了用跨河光缆做传输支撑的方法,带队肩扛手提铺设了30公里光缆,实现了传输业务双路由保护。视频传输要稳定?中国移动山东公司“5G 700M+CPE”创新网桥成功通过了实践验证。“黄蓝交汇”回传要高清?攻坚队驻扎船上,克服晕船、风流大、潮汐、船只搁浅、不能正常食宿等困难,一直测一直调,终于摸清了“黄蓝交汇”的轨迹和规律,找到了最佳观测建设点。
“千里眼 顺风耳”,肩负生态“守护神”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平台作为国内首个使用5G专网实现生态保护、生态监测的信息化应用,通过将700M网络和CPE强强结合,实现距离陆地20公里的海面视频实时回传,视频流畅清晰、安全可靠。针对测试中发现的CPE安装高度低于船舱导致船调头时信号突降、700M干扰无法有效定位干扰源、远距离海面无法语音通话等问题,通过优化天线主瓣方向、提升基站功率、15分钟粒度分DS频道干扰地理化呈现、部署FDD900站点承载语音业务等方式,有效解决了传输难题。
“我们创新采用“5G 700M+CPE”技术,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多样化的建设方式,打造海上远距离高清视频回传新模式,构建多种地质水文条件下5G建设新样板,打造国内首个基于5G专网的生态保护、生态监测信息化应用,为生态监测保护提供了应用案例和示范样本。”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东营分公司网络部负责人姜力勇说。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平台对黄河入海口水文、气象、空气质量等环境进行精准监测,融合黄河、海洋、环境等部门数据,实现生态环境信息整合互联,提升自然保护区智慧监测和保护管理能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监测中心主任王天鹏表示。
理想汽车沈亚楠背景
“同巡防 护生态 ”共筑白鹳“育儿窝”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编织成队的鸟儿们,挥动着双翅在蓝天掠过,它们玉颈赤眼,抚翼博积风,伴随黄河口青苍苍的芦苇荡,赠与黄河一抹玉白,还游人看客一幅美景。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5A级景区,区内已发现鸟类373种、植物685种。东方白鹳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中国宝”之称。黄河三角洲又称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近年来,东营市先后实施了湿地修复、鸟类栖息岛建设以及东方白鹳繁殖招引等工程,为东方白鹳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栖息环境。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远程生态监测,借助5G+VR实时对白鹳的生活环境、数量、种群分布等关键信息进行监测,辅助相关部门探索保护东方白鹳新模式,加强黄河三角洲鸟类保护区科学管理。
“为提升鸟类监测水平,我们科学优化了15条监测路线,制定监测方案,建立完善巡护监测制度体系和技术规程,努力提高鸟类调查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东营分公司政企客户中心负责人牛验正介绍。除此之外,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关键区域5处视频监测系统自动识别、统计分析,监测效率、准确度、实时性得到极大提升。
黄河之洲,一个个矗立着的塔杆,成为东方白鹳的“安居所”、“育儿窝”。在数字技术介入前,保护区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人工蹲守、观测、记录等形式进行素材积累,耗时多、工作量大。如今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保护区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关键区域视频监测系统自动识别、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东方白鹳繁育、生存等情况,监测效率、准确度、实时性得到极大提升。“借助‘5G+VR’实时监测,保护区。2022年以来,我们保护区监测到东方白鹳繁殖数量均在450只以上,累计繁殖东方白鹳3198只,数字化的加持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护。”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监测中心主任王天鹏说。
2021年10月,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距离陆地20余公里的“黄蓝交汇”壮美景观、保护区中央茂密芦苇荡中的鸟类栖息地、“红地毯”覆盖的入海口秀丽风貌……聚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立足于黄河流域生态发展需求,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将全面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5G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